第一百零五节 试炮

第一次海陆之争落下了帷幕,更多的人急于要看穿越者在本时空的第一件自制火器的威力,暂时没事做得人都来了,准备看个热闹。

林深河暂且充当炮兵教员,先滑膛炮的整个发射过程都演示了一遍。滑膛炮在17世纪的欧洲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发射程序,有了许多不同的专用装备,除了弹药之外,炮车上最要紧的就是装填工具了。可以说没有装填工具这个炮也打不了。在战斗中,步骑兵对炮兵阵地展开攻击占领阵地之后,如果时间仓促不能拖走或者破坏大炮的话,就会设法破坏装填工具。同样,炮兵万一需要弃炮逃命,第一件事情也是带走装填工具,这样做一是防止敌人马上利用这些火炮攻击我方,二来如果能够夺回阵地,有装填工具马上就能开火。

“这tm什么蛋事。”应愈拿着来这些长长短短的木杆子来回打量着感慨的说了一句。他可是堂堂的130mm加农炮炮兵退伍,现在居然要一个从没当过兵的小伙子来教怎么打炮。

这套装填工具是林深河逐一画出尺寸和外形,然后由木材厂和机械厂联合制造的:第一个是炮刷,木杆的顶端包裹羊毛,蘸水后用来熄灭炮膛内残留的火星,炮兵小组在数据库里查询了半天也没有羊毛的存货记录,先用木棉代替了,第二个是干炮刷,和前一个类似,作用是擦干前面步骤留下的水分;一个顶部带涡状螺旋型的铁钩子的木杆是用来清除炮膛内可能残余的纸片或纤维的――当时的欧洲火炮的装药已经采用了定量药包,火药按分量用用纸或法兰绒包裹;头部膨大的是装填杆,塞紧火药和弹丸的。最后还有一个点火棒,原版的比较复杂,林深河把它简化了,用缴获的一支短矛缠绕上火绳代替。

“现在开始试射吧。”经过几次模拟的哑射之后,林深河看到大家基本掌握了全套射击流程。决定开始正式射击了。

试验射击,最简单的莫过于直接朝海面上发射,但是博铺外海海面上没有礁石或者小岛之类的参照物,无法测量炮弹射击的实际距离,最后选择的靶场还是港区内的一片荒地,靠近临高角。

靶场上设立了靶子,用土堆成十二个坟包一样的小土丘,分成三组,距离从400米、800米一直到1200米。另外在1500米外竖了一个标杆。

“报告,怎么瞄准?”应愈已经进入到炮兵的角色里去了。他忽然发觉自己的炮兵知识在这门炮面前全部失效了,那身管上的瞄准器怎么用,怎么测算角度,一概不知。

“用这个。”林深河从前车上卸下一个小的手提箱,这个箱子和博铺木材加工厂出品的光板木箱子完全不一样,一看即是年代久远,做工精良的产品。

“这个是我从美国带来的,真正的18世纪炮兵用的测量工具箱。”

“这面牛B?”炮兵们的脑袋都挤了过来,想看看这19世纪的古董。

里面有一个是类似角度器的东西,是用一长一短两把铜尺钉成直角状的量具,两尺之间有一个1/4圆弧尺连接,上面刻着刻度。林深河介绍说这叫铳规,铳规的用处是测量火炮的仰角。

他演示給大家看如何使用,将长柄插入炮口,经由所垂的权线,在弧度尺上读出身管的仰角。

“这个角度有什么用呢?”林深河说,“其实是要和射表配合起来的。”他給大家看箱盖内侧刻着一个表格,全部是英文的,有很多的数字。

“这是射表,所谓射表,就是工厂在火炮出厂前经过打靶测试得出具体射击数据。比如在使用实心弹,装药1磅,上扬5度的情况下,炮弹可以打出多少距离。这个表上不仅有实心弹,还有榴弹、榴霰弹和燃烧弹的数据。”

“现代火炮上也有。”应愈回忆起自己操作过的130加农炮上的射表。

“没错,现代火炮上的射表概念就是这么来的,不过当年和我一起打炮那美国佬说过,这个东西发源很早,16世纪就出现了。”

“打炮”这个词在个别人的面容上露出了猥亵的笑容。

“有了射表,炮手们只要能估算出距离,就能知道该把火炮上调整到什么角度了。”林深河又拿起了一块带着线的铜制方板。

“这个就是规度,是当时的炮兵测距仪。”他介绍了下测距原理和使用方法。这是一个采用相似三角形原理推算距离的简易数学工具,对受过完整现代教育的穿越者来说当然不值一提。

“不过,这玩意有意义么?”张柏林疑惑者问,“我们都有望远镜,用望远镜就能大概的测距吧?还有专门的仪器。”

“要搞土著炮兵部队的话这个給他们用正好,制造简单,用起来也不算难。丢了不心疼。”

“这个是铳尺,其实是一把特殊的比例尺,是测算火药量用。”林深河拿出了另外一把铜尺。

作为火炮的发射药,西方的炮术家们认为最理想的装药值是当火药完全燃烧完毕之时,炮弹正好射出炮口,早了,浪费火药,迟了,则身管壁与炮弹的摩擦会使得炮弹出膛的初速降低。

这个理想值当然很难达到,但是铸炮家们一直通过试验来测试最佳的药弹比,从16世纪开始,欧洲的铸炮师们就在每一批出厂的炮上附赠铳尺。供炮手们在使用不同弹药的时候计算装药量。

有了铳尺,炮手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大致推算出不同重量的弹丸大概装药量。不仅可以节约火药,增强火炮射击的安全性,对射程的精确标定也有极大的益处。这一技术在17世纪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国内。中国虽然号称火器发明最早,但在炮术学方面基本没有研究,药弹比的概念比较模糊,火药装填随意性很大,战斗激烈的时候就会大量装填火药,往往造成火炮炸膛。所以铳尺一传入很快被视为“秘法”,以至于当时出版的许多火药武器书籍里要么根本不提此事物,要么一笔带过。

中国发明了火药和大炮,却没发明出炮术。这种怪异的反差让大家都有点不得劲。

“开始射击吧。”

因为没有射表可用,穿越者就从身管0度开始进行射击。

首先试用的是传统的铸铁技术造出来的火炮。几个人挪动着炮架,用身管上那简陋的准星瞄准了四百米外的一个土堆。

“这精确度――”应愈觉得自己有点象是成年人却在幼儿园和儿童一起做游戏。

滑膛炮射击分为11个步骤,因为是冷射,第一、二个步骤就免去了,火药是化工组用缴获黑火药造粒处理出来的细粒火药,用粗纸包着,每包250克。

“装二包吧?”

“好,二包。”

6磅的铁圆弹从炮口滚了进去,听声音没有任何阻滞。这个游隙把握的还不错,张柏林小心的用装填杆把弹药压结实了――这个算是技术活,不能压得太紧,否则会形成闷烧现象,不爆发。

林深河随即用长铁锥从点火口伸进去,锥破药包,然后往点火口里灌满火药。

“准备射击!”随着他的喊声,旁边的人赶紧竖起红旗来。提醒就要开炮了。

“Fire!”

“洋奴!”海军有人评论。

随着林深河的一声吼叫,担任点火工作的应愈把缠绕在短铁枪上火绳吹了一下,凑到了点火口――心跳得厉害,当年新兵连出来下部队第一次实弹射击都没这么紧张。

点火口上的黑火药嗤得一声着了,点火口象焰火一样喷出半尺长的火花来,嘶嘶乱响。顷刻,大炮猛得往后一座,喷射出浓密的白烟和火光,伴随着轰鸣的炮声,一颗黑乎乎的炮弹飞了出去。

“班载!”海军欢呼起来。

“汉奸!绝对的汉奸。”张柏林嘀咕着。

铁弹拖着青烟飞出了四百米之外,结结实实的砸在了地上,泥土夹杂着火药的余烬一起飞溅起来。

“好猛。”张柏林面如土色。这位大炮兵主义者显然从没有真正见识过大炮的发射。剧烈的爆炸,大炮后座的震动,辛辣的火药味让人感到这东西的威力之大。比起过去试放各种杂式火炮大号爆竹一样的感觉完全不同。

大炮往后移动了几米,但是身管、车架都完好无损。林深河顾不上火炮的热量和呛人的硝烟味,在身管上仔细的察看起来。

“怎么样?”季无声有些担心,毕竟铸炮也是人生头一回的事情。

“一切正常。”

“别大意,再看看有没有裂纹什么的――”展无涯提醒着,铸铁炮不比现代兵工厂出来的大炮,“对了,我那还有台探伤仪呢,要不要拉回去看看?”

“这没必要了吧。”林深河想这太奢侈了,“探伤仪还是以后铸钢炮的时候用好了。”

应愈也跑了过来,他的脸上沾染了火药的黑烟:“大炮没问题吧?”

“没事,坚固的很。”

“走,一起去看看炮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