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汉军威武
朱不是地方诸侯,在中牟对抗董卓军时,只能号召关东诸侯给他兵,给他钱粮。 X朱可以凭【拨乱反正】找个栖身之地,却没有办法象普通诸侯那样自主发展军政,割据一方。
然而关东诸侯没几个靠得住。
朱当初在中牟的日子十分难捱,否则也不会借救援龙领的机会舍弃中牟诸县,毅然决然地挥师进驻河套。
大汉朝势力从河套全面撤退,留下诸多废弃名城,朱凭借重臣身份,用【拨乱反正】技能找个落脚点并不难,可如果仅仅是这样,朱进驻河套就显得太亏了一些。不说别的,废弃县城的人口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拨乱反正】有冷却期,在人口彻底恢复之前,朱所据县城产出和收益都会持续受影响,若是没有其它打算,很难理解朱进驻河套的决定。
徐庶认为,【光复上郡】分明就是朱成为诸侯的机会。
以朱的声望和兵力,现实中割据地方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这是游戏,游戏有游戏的规则。象朱这种历史上从未成为诸侯的重臣,即使有名声有实力,想成为割据势力想必也不是那么容易,大机率得先完成相应任务。
“诸侯晋级任务”,不会是空穴来风。
除此之外,【光复上郡】任务要求逐鹿领打下四座废弃县城,细细想来恐怕也有一些值得玩味之处。
为什么是四座城而非其他数字?
为什么锁定在上郡范围?
徐庶给出的解释是:上郡共计九县,朱是车骑将军,位比公秩万石,最多可利用【拨乱反正】技能占据五县,再有多的无主之城,他也占不了。将攻占另外四座县城的任务交给逐鹿领,上郡九县就可一网打尽。
是否完整占据了某个郡国,是判定诸侯身份的硬指标!
朱最多占据五个县城,河套被废弃郡国里,唯独定襄郡刚好五县城,别的郡国县城数皆超过五个,理论上朱有机会直接占据定襄郡晋级诸侯。不过定襄郡离中原地区实在太远,已经抵达阴山,跑到极北之地当个诸侯,姑且不说朱带着大军能不能顺利抵达,就算千辛万苦过去了并如愿以偿,将来发展和涉足中原都不方便,以朱的声望地位,自然不甘心去那地方。
跟朱打交道这么久,鱼不智很清楚这位名将是真心忠于汉室。
以中央重臣身份谋求转为地方诸侯,并非朱个人野心驱使,更多是因为他看清了关东诸侯拥兵自重的真面目。中央回不去,又得不到关东诸侯支持,朱干脆也割据一方,占块根据地慢慢发展,成为汉室外部奥援。等到时机成熟,举义兵南下清君侧勤王,想必是朱做梦都想完成的事。
既然存有这份信念,跑极北之地发展便毫无意义。
上郡紧靠司隶,离中原近,无论将来挥师勤王,还是发展生产和经济,都比北方那些郡国更容易。况且朱的处境其实很尴尬,朝廷放弃了河套,他要在河套重新恢复大汉治理,势必跟羌胡发生冲突,面临压力可想而知,指望关东诸侯帮忙根本不现实,逐鹿领在上郡建立据点,让朱看到机会。
逐鹿领虽然只是一个领地,但逐鹿军骁勇善战,朱又将鱼不智视作忠直之士,顺势进入上郡与龙领守望相助,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朱自己不能拿的几个废弃县城,交给鱼不智,成功机率也非常大!
五千骑兵可不是一般领地能对付的。
跑到河套占废弃县城,朱也是没有办法。
河南尹是有些无主名城,可晋级诸侯得完全占据某郡国,河南尹21县,抛开被大火焚毁的洛阳还有20县,朱找谁帮他打另外15座县城?再说,河南尹西边的县城还在董卓手上,西凉军可不会有成全朱的想法。
上郡无论地理位置、发展潜力、晋级诸侯难度和外部助力都相当适合。
这就是朱进军河套的根本原因。
虽说以上都是徐庶的分析,但种种迹象表明,推测与事实应该很接近。朱那边一直很关心【光复上郡】任务进程,得知要先等逐鹿领派来援军,失望之情溢于言表,进一步印证了徐庶的推测。
抛开任务奖励不谈,如果【光复上郡】能帮助朱成为诸侯,鱼不智非常乐意做些事情。从朱进军河套的那一刻起,彼此扶助之势已经形成。
河套地区是羌胡的地盘。
如今草原上流言四起,蛮牛部的火迟早烧到龙领身上,早日完成任务,帮朱完成破茧成蝶的蜕变,也是在帮逐鹿领自己。
朱越强大,龙领越安全。
尽快着手完成【光复上郡】任务,显然也是出于龙领完全方面的考虑,鱼不智没理由反对,但不得不正视河套军力不足的问题。
“王平和飞军还在路上,以我们在河套的战力,能攻下废弃县城?”
徐庶摇头:“即使侥幸攻占一城,必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鱼不智叹了一口气,这个答案早在意料之中。
算上刺血领三千援军和赵云的北营骑兵,河套领地总兵力约七千余人,在几位王级人才的带领下,的确有机会击败盘踞废弃县城内的五千人形怪。但城内都是60级的部队,只有赵云的四百多北营骑兵不会被等级压制,逐鹿军就算倾巢而出,也没办法形成对守军形成兵力压制,很可能进行野战,野战中骑兵对步兵有明显优势,就算打下一城,自身损失也会很吓人。
鱼不智肃容道:“要白传送过去的话,我来筹钱。”
飞军在路上,只有白能稳稳压制住羌胡骑兵。
“白还是留下吧,逐鹿城需要一支强兵镇守,主公调些资金就好。”
鱼不智一楞:“征兵是不是慢了点?训练需要时间,战力也不会很过硬。”
徐庶摇头:“属下打算请佣兵。”
说到佣兵,某种程度上讲,逐鹿领当初就是靠佣兵起家。
鱼不智刚入主逐鹿领那会兵微将寡,就是靠着超级佣兵人鼎力相助,才得以完成村庄级据点扫平县内所有山寨的壮举,黄巾战役期间,也是在人的帮助下转危为安,对使用佣兵并不陌生。
随着逐鹿领规模不断提升,部队越来越多,缺兵少将的情况明显好转,对佣兵的依赖性越来越低。白虎义从的成立和壮大,以及青谷部落成为附庸势力,使得逐鹿领可动员很多编外战力,这两年主据很少从外面请佣兵。
久而久之,鱼不智连“有事可以请佣兵”的念头都渐渐淡了。
“红菽部落到五龙山了?”
徐庶提到请佣兵,鱼不智第一反应是红菽部落迁移完成。
“那倒没有,”徐庶洒然笑道:“我们逐鹿领是一级都城,最多可以雇佣两千佣兵,红菽部落就算到了那点人也远远不够,不过我们可以请羌胡。”
“羌胡愿意当佣兵?”
“主公,羌胡当佣兵的传统由来已久……”
华夏是农耕文明,不过古代汉人军队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游牧民族骑兵虽然有骑射优势,但对上汉朝精锐边军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吊打的份儿。秦汉时匈奴人曾经是草原上的霸主,不可一世,被卫青和霍去病击败,从此走向衰落。等到鲜卑成为草原霸主,与汉朝时战时和,同样占不到便宜。汉军拥有兵法、军阵、装备、资源和技术优势,游牧民族很难占到上风。
陈汤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绝不仅仅代表一种态度。
还有汉军将士与游牧民族一次次血战积累下来的底气!
汉人步卒对上游牧骑兵,以少胜多绝非特例。
大多数时候,游牧民族唯有饿得没办法,或趁华夏中央政权极度衰弱,才仗着马快南下掳掠占些小便宜。别看游牧骑兵对平民穷凶极恶,其实对汉军是相当忌惮的,尤其是那些边军。就说河套,当年也是汉军从游牧民族手里硬生生抢下来的,否则胡人哪会放弃丰美的草场。
东汉朝廷放弃河套,并非军事上失败难以为继,而是国力衰退所致。
三国是华夏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数十年内战,百业凋零人口锐减,晋朝建立时全国总人口不到千万,不到汉桓帝时期全国5600万人口的两成,惨痛到了极点,可即使是那样,游牧民族也没敢大举进攻中原。直到后来晋朝经历“八王之乱”,汉人耗尽仅存的那点元气,最终进入五胡乱华时期。
扯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一点:汉军当时很牛,各种威武。
正因为汉军强盛,才会有那么多游牧民族归附朝廷。
随着国力衰退,汉军规模缩减,而天灾**及内部矛盾导致叛乱频仍,地方出现叛乱时,中央政府经常雇佣游牧骑兵随军平叛。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和羌人,都有受雇赚卖命钱的传统,要不哪来那么多义从?
由于龙领和羌胡持续冲突,鱼不智压根没想过或许可以雇佣羌胡。
直接雇佣羌胡打羌胡,估计很难行得通,不过废弃县城里全是人形怪,跟羌胡部落没有半毛钱关系。况且现在河套仍在闹饥荒,只要价格合适,相信总有人愿意赚取佣金。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