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一方乐土

在崇祯七年来临之际,亲人们发现本以为在海南已经罹难的老爷们都回家了。

他们不但安然无恙,一个个都精神着呢,该是何等意外?会是怎样的惊喜?

被限制自由三年多的士大夫、随从、眷属有一千余人在“华夏城”彩云飞大酒楼欢聚一堂,赵时敏乐滋滋宣布近几日会派客船送诸位回家。

随从、眷属们近四年的劳动报酬也会结算,欢迎大家以后带着家眷来“华夏岛”观光旅游。

这些人十几天前就变成了自由人,黄家宣传队的辅兵带着他们在岛上到处观光,不仅仅让他们浏览风景,还让他们参观一个个工厂和船坞。

人群里有曾经的琼州正五品知府,其他的都是正九品到从五品不等的士大夫阶层。

这些士大夫在三年前被打着海盗“郭”字大旗的兵丁按倒捆起来时,一个个都以为吾命休矣!

接下来的情况颇具戏剧性,他们没有被虐待,家中的女眷也没有被侵犯。

后来就被送上了大海船来到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地方种地,连正五品的官老爷也要下田看着家里人劳作。

每天有十几个年轻人教士大夫们重新读书,刚开始这些人充满抵触情绪,只不过无力反抗只能听之任之。

谁知每天被动听这些年轻人讲课后,士大夫们觉得不可思议,以前他们认为荒诞的言论,细想过倒是有了些许道理。

近四年的军事化管理每天洗脑读科技书,每天又会参与劳作,这些以前说不定分不清麦子和韭菜的士大夫大有长进。

每天的晨练、跑操也让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强壮了许多。

人就是这么回事,凡事习惯了就好。一千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工作、学习加锻炼身体,日子过得平淡,却也身心健康。

今天好事来了,所有人都会被释放回家和亲人团聚。士大夫们不知怎的,居然对即将回到大明感到不安和恐惧。

赵时敏告诉大家马上会获得自由回家乡,没有人不相信,可是回去后自己如何面对朝廷如何面对故旧?

这些年,所有人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家,可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之时却让太多人感到茫然。

“彩云飞”大酒楼有好酒、好菜、好曲、好风景,可是士大夫们一个个神不守舍味同嚼蜡。

赵时敏看着他们笑了,他道:“诸位都是我大明读书人,这几年在‘华夏岛’又读了新学,期望大家回去后为大明子民多谋生计,如果愿意来黄家谋差事,本官表示欢迎。”

黄家如今自信满满,赵时敏根本不做解释,也不和即将被释放回大明的士大夫统一口径,只是告诫大家要懂得执政为民。

没有怨恨,临别之时居然有许多士大夫泪湿青衫袖。

崇祯六年底,被郭怀一海盗俘获没有变节从贼的海南岛官吏忽然集中回家了,崇祯皇帝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什么版本的传言都有。

东厂、锦衣卫出马一个个请回家的大人喝茶,最后得知是琼崖郡王早就从郭怀一手中夺下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扣押他们到现在才放还。

没有一个回来的士大夫愿意多谈琼崖郡王如何如何,他们情绪稳定颇有荣辱不惊的样子。朝廷没有治罪,也没有让他们官复原职,渐渐地这些人就淡出了群臣视线。

但是有许多这些士大夫的同年、故旧从他们嘴里得知琼崖郡王比较仁义,宁可费心费力养着也不肯把士大夫一杀了之永绝后患。

回家的士大夫失去了官位却没有几个愤愤不平,他们根本不怨恨琼崖郡王,相反还劝告好友们多多跟黄家亲近。

很快大明底层官场许多大人得知“华夏岛”的实际主人就是琼崖郡王,那里有彪悍的带刀子民,那里有不亚于京师的繁华,那里是王道乐土。

后来一两年,这些回家的士大夫有一大半偷偷地拖家带口从大明消失了,据他们好友说,可能是去琼崖郡王的新领地参加考试,争取做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地方官……。

接下来许多有理想的读书人也纷纷投奔琼崖郡王,他们可不是被生活所逼为了活命而投靠,他们是带着富国强民的美好夙愿去新天地争取有一番作为。

黄胜从来不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对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阶层不另眼相看,当然也不会高看一眼,所有人都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能不能被重用靠实力讲话。

渐渐地,前来投奔的大明士子、士大夫阶层就学精明了。

他们来谋职时不急于参加统一招考,而是进入华夏大学开设的高级培训班学习新知识,跟随大学教授下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现场体验民生。

崇祯七年的新年黄家体系相当喜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新衣裳,一百余万户军民在年底消费了超过一千万枚银币银。

投资带动就业,消费又增加了就业机会,黄家体系的最普通劳力一年都能够挣二十个银币以上,一般家庭平均都会有男女劳力三四个,一年的可支配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

黄家还有陆军、海军战士十几万,他们一年的净收入超过三十个银币,军官和各级文官的收入当然会远远高于普通战士。

黄家的技术工和管理者、民事官的收入也不比军官低多少,因此黄家的购买力愈加使得商业繁荣。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黄家体系有足以让两倍人口饱食的粮食产量,有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商业网络,当然又稳又富。

海南岛的几个大港口都有客船跑‘新苏州’、安南港、‘陆公岛’、舟山岛、海州港等等地区,最远的客船是跑忠明堡,北方班次跑得最多的当然是‘华夏岛’和黄家湾岛。

风帆时代的航行成本最重要的就是船只的建造和维护费,其他成本不值一提,旅客自己会承担一路上的吃用。

黄胜为了鼓励老百姓远航,减少利用地区差长途贩运做些小生意的小商贩负担,一直在贴补客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