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十亿风暴!】
一场“战争”。
香江,不知几凡的吃瓜群众,都等着看“好戏”呢。
在他们的眼中,这包玉钢,邱德拔,莫轩三人围绕“会德丰”之间,应该要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他们都已经摆好椅子板凳了。
可谁知道,这九龙仓的一则“公告”,打破了他们所有的观想。
“会德丰”的战斗,结束了。
那位来势汹汹的新加坡巨富,收获亿余港币,打道回府,一心安居南洋;
本地包玉钢包大船王在继五年前夺取九龙仓后,再下一城又拿下了一个重要山头,包氏家族从此如虎添翼;
在“会德丰”上,香江的市民争执不一:
有人说,是邱德拔赢了,不管怎么样,虽然没有得到会德丰,但是他却在其中获得了上亿港币的报酬;
也有人说,是包玉钢赢了,他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得到了“会德丰”。
但是,也有说他输了,其动用的“资金”,是一笔无比庞大的数字,这他所获得的股权,与会德丰当前的股价,有一段很大的距离。
为了会德丰,包玉钢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起码这一次伤筋动骨,包氏家族,数年都得采取“休养生息”的战略了。
支持邱德拔者有之;
支持包玉钢者也有之;
但是,让所有的香江市民,都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一个事实,一个公认的事实是:这场邱德拔,包玉钢双方都动用了数十亿的大收购战,最大的赢家,是“莫财神”。
这一战,“莫财神”的财神之名,那是稳稳的。
根据“九龙仓”披露出来的信息,为了收购会德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他们动用了三十五亿港币,而这三十五亿,可就有的门道了。
这一次,香江不少的股民,是在包玉钢这里发了大财了。
根据统计,单单包玉钢从市面上,就收购了足足百分之四十出头的“会德丰”的股份,而为此他也花费了二十亿港币。
可以说,只要买入会德丰股份的,都是赚了的。
但是,他们这赚了并不算什么,二十亿虽多,但是如此多的人瓜分,其实到了最后,众人也达不到“大富大贵的”的程度。
除非,是重仓“会德丰”的人。
这二十亿港币......
咳咳,包玉钢一方为了夺取“会德丰”的控制权,他付出了整整三十五亿,而在市面上收购所花费的,不过二十亿港币。
那么,这剩下的十五六亿呢???
如果,再联想到,这包爵爷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从三方对峙的局面,拿到了会德丰,这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已经够庞大,够明显的啦。
“莫财神”一个人,吞了那十五六亿港币。
马上,香江的诸多财经专家,经济界人士就展开了探究,研究,然后瞬间,在香江的大街小巷,就出现了类似的文章——
“会德丰之战尘埃落定,莫财神成最大赢家!”
“莫财神倒戈包船王,获超十亿港币巨额报酬!”
“新加坡巨富邱德拔败退南洋,包船王携手莫财神,共创双赢!”
“惊天新闻!莫财神一十五亿转手会德丰股份,一进一出获利超十亿!”
“坐实财神之名,莫轩会德丰一战,超十亿港币入账,包船王买单全场!”
“好厉害的财神,会德丰一战渔翁得利,联手包船王击溃南洋巨富邱德拔,大获丰收!”
...
入账十五亿,净赚十亿!
虽然莫轩方面,从来没有披露过任何的消息,但是从包玉钢的出资,以及会德丰前期的股价变动,以及原联合企业股东的出售股份价格.....
经过“周密”的计算,这香江的众多的“经济学家”,还是算出了莫财神参与“会德丰之战”,所获得的报酬,十亿港币!
十亿港币,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浮夸”的数目。
这莫财神......
虽然,搞不清楚莫财神真正入局“会德丰”是哪一天,但是就算是再久,再久,也不过超过两个月,两个月,十个亿的报酬,三倍的回报率,这生意,哪里能够找到啊。
这,简直了。
才短短的几十天,就赚了整整十个亿,这让香江的市民,甚至富豪,如何的不激动!不充满感叹!一种“人比人,气死人”的感受,油然而生!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迈上快车道的华夏,也有这么一个富豪。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的个人财富,就从五六百亿,激增到了二千五六百亿,整整两千亿的增长,这是什么概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净赚六七亿的节奏啊。
那当时,一被报道,整个华夏的国民的心灵都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啊,这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怎么让人感到绝望呢!
当我还在为了五千,一万的工资拼尽了全力,你却已经.......
现在,在这八十年代的香江,莫轩一下子赚了十个亿所带来的冲击,虽然比不上后世的那位大佬日赚六七亿,但是也够让人“心神颤动”的。
顿时,整个香江,莫轩不知道又“多了”多少的粉丝啊。
不过,在许多的人羡慕的同时,也有不少“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哼!真是黑心的奸商!这十个亿说的好听,是包玉钢付的,那还不是咱们股民的钱啊,真是蛇鼠一窝!”
“就是啊!都是人,为什么他们动动嘴皮子,就能够赚这么多钱!”
“不公平!不公平!咱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所赚的钱,还不够人家几十天赚的零头!这不公平!!!”
“是啊!他们这是在股市上套我们的钱!”
...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愤青”,他们因为命运的不公,生活的不如意,所以对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怨念。
尤其,那些日子过得比他们好的人,他们更是“心怀怨恨”!
这些人,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客观存在”的,不然在网络发达的移动互联网上,为什么会有数之不尽的键盘侠呢。
难道,他们真的是一日养成的?
这只能够说,以前的媒体,媒介没有如此的发达,所以他们只是在“小范围”内抱怨,而没有登上“聚光灯的舞台”罢了。
这不,瞧着莫轩,酸水就冒出来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