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宗教信仰”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布尔什维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维埃国家的创始人)

下总十二郡中,与常陆国相连的有结城郡、丰田郡、相马郡、印幡郡、埴生郡、香取郡、海上郡等七郡,但与武藏国相连的却只有一郡;这个郡,就是与武藏葛饰郡同名的葛饰郡。

与武藏国的葛饰郡地形一样,下总国的葛饰郡也是狭长的,要不然也不能容纳的下松田宪秀的十万大军分散驻扎;而白峰这路大军的目的地,正是葛饰郡最南端的一座著名寺庙——弘法寺。

弘法寺的历史有多悠久、建筑有多宏伟、名气有多大,这些白峰压根连了解的想法都没有,他所在乎的,只有驻扎于弘法寺附近的北条五色备三万精锐而已。

“主公,前方十里就是弘法寺了,我们要提前准备好祭品吗?”儿玉古泽策马凑上来问道。

“准备祭品?”被儿玉古泽的话雷到的白峰,失笑道:“我们是去进攻弘法寺附近的北条五色备,又不是去弘法寺烧香拜佛,准备祭品做什么?”

“主公,弘法寺内的弘心大师那可是帝国最负盛名的佛法大师,就连天皇陛下每年都会在弘心大师诞辰之日派人前来送上一份贺礼。”说着说着,儿玉古泽的脸上竟然有了向往的神色。

“照你这么说,就算下总成了我们炎黄家族的地盘,弘法寺也是独立的国中之国咯?”

“主公,您可不能这么形容弘法寺。”直视着自家主公已显不愉的脸色,儿玉古泽为弘法寺辩解道:“佛门寺庙本就是超凡脱俗的圣地,不与世俗想通,又怎会是国中之国呢?”

看着自己眼前满脸虔诚的儿玉古泽,白峰空有千言万语却不想多说一个字;与这种狂热的宗教信徒谈论宗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还没有任何效果。

儿玉古泽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弘法寺的光荣历史和佛法的精深奥妙,白峰的注意力已经放在了正在行军的将士们身上;出于白峰预料的是,竟有不少足轻一脸虔诚的看着弘法寺所在的方向。

大和帝国的百姓多信佛法,这本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还是一件好事;可要是他们所信仰的东西不在统治者的控制范围内,那就比较麻烦了,最起码白峰是不能忍受不受控制的宗教存在的。

哪怕儿玉古泽一直在软磨硬泡的要求准备祭品,白峰还是没有下达这样的命令;不仅如此,决心与弘法寺保持距离的他,还刻意修改了己方大军的进军路线,避过了本来必须经过的弘法寺。

白峰可以修改行军路线避过弘法寺,却不能阻止弘心大师的师弟弘信大师带领弘法寺的一众武僧加入北条军;一千堪比中级武士的武僧,让得知这一消息的白峰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

连号称帝国北方最强家族的上杉家族,都不可能像弘法寺这样轻松派出上千中级武士,弘法寺的实力不可能比上杉家族更强,但弘法寺的高端战力却让白峰感受到了威胁。

以炎黄家族现在的实力,别说是一个弘法寺,就是两个弘法寺、三个弘法寺,都不可能对炎黄家族产生直接的威胁;可弘法寺这样的佛门圣地,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武僧,而是他们的号召力。

思绪飞扬的白峰暗自思考了一个架设,若是儿玉古泽推崇备至的弘心大师站在炎黄家族的对立面,号召炎黄家族的将士们与炎黄家族为敌,那炎黄家族的将士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除了新近归降炎黄家族的儿玉古泽父子以外,其他炎黄家族的家臣白峰都是信赖的,毕竟宗教信仰这种东西,越是下层的贫苦百姓才会越相信,反倒是身居高位的武士们不会太迷信这个。

八月四号夜晚,隔着灯火通明的弘法寺,白峰所部大军的军营和北条纲成麾下五色备的军营形成了南北对峙;眺望着挡在两军大营中间的弘法寺,白峰的心情是极为复杂。

弘法寺武僧加入北条军一事,炎黄军的将士们暂时还不知道,等到明天两军战场交锋的时候,弘法寺的武僧一出场,武藏军团的将士们就会知道这件事情,届时局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第一旌旗军团编内有两百队长枪武士、二十队稚刀武士、三十队僧兵,为免武藏军团在战场上临阵倒戈,白峰特意从第一旌旗军团中抽调出了六十队长枪武士加强到武藏军团。

儿玉孝太是个年轻武士,没有像他父亲儿玉古泽一样对佛门有着疯狂的信仰;包括儿玉孝太在内,武藏军团的六名旅团长,每人都分到了十二队长枪武士,用于加强他们对麾下将士的控制。

假如武藏军团真的在战场上发生了临阵倒戈或者将士骚动之类的变故,手中拥有十二队长枪武士的旅团长们,就能用绝对服从他们命令长枪武士强行镇压那些别有企图的足轻,控制局面。

长枪武士是幕府殿堂系统中的二阶兵种,实力基本与低级武士相当,北条家族的北条五色备再怎么精锐,也只是比普通足轻稍强,战力与真正的武士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三阶的稚刀武士和四阶的僧兵,那可是中级武士和高级武士级别的超级兵种,虽不至于说能以一敌百,但绝对是战场上最锋利的进攻矛头,他们的进攻是任何敌人都阻挡不住的。

漫漫长夜过去之后,第二天清晨,远方天际才刚露出一丝鱼肚白,炎黄大军营地内就响起了整军的号角;紧接着,北条五色备的营地内也响起了嘹亮的号声。

遥相呼应的两种军号声,交织在弘法寺的上空,让寺内正在做早课的僧人们心神瞬间失守;端坐在众僧前方的弘心大师,则是轻声念道:“人生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师兄,弘信师兄那里,就随他而去吗?”弘心大师的师弟弘法忧心忡忡的问道。

“生命可置之度外,因果不可昧于毫厘。”弘心大师无悲无喜道:“弘信师弟七岁入寺,至今已有二十又三年;但他终究不能放下他的尘世因果,这或许就是北条一族的通病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