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添一把火
费仲依据九尾狐之命令,构陷姜皇后,使得姜皇后被打入冷宫,两位皇子也被幽禁在东宫,自此彻底被绑在了九尾狐苏妲己的船上。丞相商容因为屡次想为姜皇后求情,也被纣王不待见,强令告老还乡。再加上前一段时间被流放的杜元铣和,梅伯,九尾狐可谓是大有进展,暂时全面占据上风。
有了这些功劳,九尾狐自然使用传音符告知林阳,以博取林阳的好感。在这个过程之中,她可是一个人都没有杀,而事情也办好了,显示出她非凡的能力来。
林阳对九尾狐勉励一番,让她再接再厉,又暗示一番,费仲和尤浑两人是最好的替死鬼。九尾狐得了林阳的夸奖和提点,心花怒放,又表达了她的幽怨之情,让林阳有空去看她,好当面汇报和聆听指示。林阳岂会不知九尾狐的心思,说起来,收了九尾狐也不错,大禹曾经也娶了一个九尾狐。这九尾狐论容貌,的确无可挑剔,只是修为太低,若跟现在的九尾狐双修,对林阳没有什么益处,所以还不是时候。林阳暗中表达了此种意思,九尾狐绝顶聪明,自此修炼也越发勤奋。
纣王被九尾狐和九头雉鸡精所迷惑,日日在寿仙宫享乐,荒废朝政。过了一段时间,纣王又册封九尾狐为皇后,册封九头雉鸡精胡喜媚为贵妃,此举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纣王不听,强行废除了姜皇后,让九尾狐上位。上大夫赵启仗义谏言,又被纣王给流放到南蛮去了。纣王更是放出话来,谁再多嘴,统统流放。满朝文武,从此没有人敢发话。
姜皇后被废,殷郊和殷洪就失去了嫡子的身份,不过纣王并无其他皇子,所以满朝文武也还在坚持。一方面,毕竟殷郊和殷洪还算有希望。二来,满朝文武都在等太师闻仲归来,只有闻仲才能够扭转这种局面。
九尾狐出手,形成了如今的局面,林阳知道,该自己添一把火了。
于是,林阳分别在四大诸侯境内,令一些无业游民散布朝歌的消息,这些消息都是真的,一查便知。没多久,四大诸侯都知道了纣王的荒淫无道。其中以东伯侯姜桓楚最为气愤,因为姜皇后是他的女儿,竟然无端被废后,这是赤果果的打脸行为。但姜桓楚果真是忠臣,居然只是上书给纣王,而没有起兵反叛。当然,这上书的言辞肯定不怎么好。
林阳出手自然不会如此简单,等消息被全天下得知之后,又令朝歌的无业游民散布谣言,说是四大诸侯因为不满纣王的行为,起了反心,以东伯侯姜桓楚为首,私底下已经密谋了。
此谣言弄的朝歌满城皆知,自然也传入到了纣王的耳中。纣王心知,自己如此对待姜皇后,姜桓楚心有不满是肯定的,加上姜桓楚的上书言辞实在不太友善,所以纣王就更怀疑了。
纣王虽然昏聩,但谣言都到了满城风雨的程度,他自然要召集满朝文武商议,如何处置。
纣王这边担心四大诸侯造反,四大诸侯更担心,不知这谣言是从何而起,他们可没有密谋,更没有造反之心。毕竟这个时候造反,那是自寻死路,商朝还没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于是,四大诸侯又纷纷上书,言辞恳切,说自己绝没有造反之心。
人心一旦起疑了,信任就不容易建立了。
古往今来,为何谣言威力如此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纣王与满朝文武一商议,均觉得此事重大,费仲提议,让四大诸侯进朝歌来解释。这个意见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同。此招,朝廷一方可谓是占据绝大优势。
若四大诸侯不来,那摆明是有造反之心,要不然,为何你不敢来!
若四大诸侯来,虽然无法确定他们是否有造反之心,但局面可以掌控住,是放还是扣留,皆由朝廷决定。
纣王乃是阳谋,对于四大诸侯来说,那可就难受了,不去朝歌,摆明是造反。去朝歌,生死不由自己了,这谣言,要解释清楚,何其困难。以纣王的德行,入了朝歌,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
最担心的是东伯侯姜桓楚,因为他的确对纣王很不满,但他没有造反之心,所以,他第一个进朝歌了。西伯侯姬昌,第二个进朝歌了。紧接着,南伯侯和北伯侯也跟去了朝歌。
四大诸侯先后到达朝歌,一到朝歌,果然便被纣王控制起来了。待四人到齐之后,纣王召集满朝文武,让四人辩解。四人自然捡忠心的话来说,只道他们也不知道谣言何起,但的确是没有造反之心,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来。
纣王无法判断四人所说,究竟是真是假,毕竟人心隔肚皮。所以,在费仲的建议之下,先扣押四人,遣官员分别去四大诸侯境内调查,以证明四人清白。此举四大诸侯虽然不爽,但也知道大局,所以不曾反对,安心的住在了朝歌。
费仲又私底下给纣王进言,说是要双管齐下。这明里自然是要派官员去调查,暗地里,也不能够放松。纣王问其计,费仲说所谓酒后吐真言,让纣王多赏赐一些美酒给四大诸侯,以安其心,纣王欣然应从。
于是,费仲和尤浑两人,便带着大批美酒,依次看望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和北伯侯崇侯虎。四大诸侯见费仲和尤浑前来,传达纣王安慰之意,心情很是复杂。毕竟纣王若是真信任他们,就不会扣押他们了。即便知道,但四大诸侯还是得假装受宠若惊,万一得罪了费仲和尤浑,这两人跟纣王说什么坏话,那就可糟糕了。
费仲和尤浑两人先是找上了东伯侯姜桓楚,姜桓楚此人正直刚强,自恃身正不怕影子斜。本来姜桓楚是不屑于跟费仲尤浑同席的,只不过费仲和尤浑代表纣王,姜桓楚才作罢。费仲和尤浑于席间旁敲侧击,姜桓楚果然流露出不满之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