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乱了,都乱了!

泰安十五年十一月七日。

文昌府,茂林郡。

知府在府衙之中设宴饮酒,天外降下一道晴空霹雳,当场绝命。

与会者六十余人,亲眼所见。

同一日,各地接连传出满门暴毙的惨案!

其中不乏已经致仕的官员,或者是一方大户。

一时间,文昌府陷入动荡之中。

更有一路悍匪,打破平安县城,自封讨逆将军,公然竖起反旗。

大明湖畔又有十四路水泊寨子,推出盟主,打出前朝王室后裔旗号,自称“唐王”,割据一方。

江南就此动荡不休。

与此同时,大将军王行车经过宫门时,遭遇刺客,中毒昏迷,京城之中乱局已现,各路人马争夺禁军兵权。

……

自古以来,势力越大,需要的钱财也越多,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为了筹措资金,丁当不惜客串了一把蒙面大盗,一月洗劫上百家大户人家。

这留下了一个蒙面大盗的江湖传说。

之后,拿着这笔钱他就去跑官了。

没错,字面意思,卖官鬻爵这种事情,每个王朝末期都普遍存在。

十万两银,即使是在这个时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此时茂林稻米已经涨到了一两二钱银子一斗,十万两差不多是一家粮商的大半身家。

若是去买牛,也能买上上百只水牛。

这已经上一笔巨款了。

至少普通大户人家一辈子继续也就是这个数目。

然而,在这里只能买到一个七品的县令。

“我家公公说了,七品以上,闲职一万两起,若是要实缺,得再加价三万两,要是一县之主,那就是五万两。如果是上县,或者还有别的要求,还要再加价。”

“这位客人,你要是没带足银票,可以派下人回去取,一定要快些。这晚了啊,好位置可就都被人挑完啦——”

尖细的嗓子喊着,一个半大小子,在一处僻静的民居院落里头喊着。

院子里,摆着茶果点心,还有桌席椅子,供客人们歇息。

几十个客人,大半都是富商打扮,在这里等候着。

不时地从里面的屋子里走出来一人,然后换上外面的一人进去。

每次,或是一刻,或是半刻,一桩生意就谈妥了。

丁当就在这些等候的人之中。

他算是其中最年轻的。

这不是他初次来到类似的买官所。

事实上,这已经上第六处了。

前面五次,不是骗子就是没有合意的位置,这才拖到这会儿。

这会儿其实卖官的,背后站的都是京城的大人物,看出王朝乱局,打算趁乱捞一笔。

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现在手上的权力还不知道能坚持几天,索性趁机捞点钱财才是正经。

这里就是一位外放出来的总管太监住处,他本是诚王府上的人,但丁当用法探知消息,这家伙其实暗地里串通了吏部的几位员外郎,正在疯狂地倒卖官位。

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只要给钱到位,立马官印,告身文书,来往公文,过去履历,官帽官袍,官靴,佩剑,随行仪仗队……等等全套一条龙服务。

保证全无破绽,全无造假痕迹。

因为本来就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想比别的地方,这里好歹没那么黑,至少给钱就能过关。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厮走出来,捏着嗓子叫着:

“丙字第六位客人,请进来。”

丁当站起身来,抖抖衣服,抹平身上的褶皱。

在这廉价的桌椅上坐了一两个时辰,其实他一直都在静坐养气。

跟着这个小厮走进里面的屋子,丁当见到了挂在墙壁上的十几张地图。

里面有五六个人,各自面前都摆着东西,大都是官袍等物。

那小厮把丁当领到其中一张桌子前。

一个面白无须的老宦官,穿着朴素的服饰,正微笑着招呼他。

“客人,不知您想买个什么官位?”

他笑起来,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渗人。

“我想要买茂林附近的县令之位。。”

丁当自然把早就盯上的目标说出。

“客人真是好运气·····”

老宦官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阴测测地笑道:

“半月之前,这茂林府的县令在同一日遭了天谴,被晴空霹雳打死········这两个位子到现在都还空着呐!”

为何空着?

自然是畏惧了!

说是遭了天谴,其实也有风声传出,似乎是招惹了异族中的大能者,得道的仙人,这才惹祸上身。

也有传言,是茂林一带有鬼王出世,这命官无辜身死,就是预兆。

更有的离谱的说,这是亡国之兆。

纷纷纭纭,各种说法都有。

总之,一时半会儿的,还没有谁敢去碰这两个位子。

左右也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何必冒这个风险。

至少至今仍然空着。

“客人,这里是地图,您先看看。”

这老宦官拿出一份非常简陋的地图给丁当看。

这地图实在简陋,只能看出大致的疆域,上面圈出了一个个椭圆,好似鱼鳞一般。

学过类似知识的丁当知道这个,这个收税的鱼鳞图。

上面每一个小圈都是一块田地,收税时以此作为依仗。

不过这个没有画出道路河流水井等等,不是行军地图,所以不算的什么重要物事。

“我选北辰县。”

丁当毫不迟疑地选中了其中一个。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公子当真是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老宦官笑着打趣道。

“借您吉言了,这是十万两,我要一份吏部发出的圣旨,还要仪仗队。”

“对了,有没有空白的圣旨,我需要两份,要用过印、朱笔批红的。”

仪仗队和圣旨,都是要额外算钱的。

空白圣旨尤其价高,毕竟圣旨其实有防伪技术,不是行内人轻易难以作伪。

“要不了这么多,只要八万两就够了。”

老宦官还倒找补出两万两银票,都是大钱庄的票据,至少眼下还能兑付。

丁当笑着把钱推回去,看着这个老宦官的眼睛,轻声道:

“这剩下的钱,我想跟您买个消息。”

“哦?”

老宦官来了兴趣,把银票收到袖子里,笑容显得真实了许多。

“咱家自从出了大内,就再没有人问咱家买个消息了·······问吧,两万两问什么消息都够了!”

“可先说好,咱家只能回答能答上的,这钱,可不再退了。”

“你可别后悔!”

这老宦官倒是个有气度的,就跟寻常人家的老人差不多,全然没有别的宦官的戾气。

“我想问的是,当年惊动皇城的红玉案,被牵扯进去的丁家,丁书航,字境华。”

丁当看着这位老宦官的眼睛,缓缓道来:

“那出首诬告丁家谋反的,是谁?”

“背后指使者,又是谁?”

“抄家的主事人,都有谁?”

·········

丁当的声音很轻,没有让别的人听见。

这里除了这个老宦官,别的都是些半大小子,可以看出也是宫里头出来的,懂规矩。

这里在交谈时,那边他们也不往这里瞥,只是自顾自地做着自家的事情。

“丁家········你说的是故南平郡候的孙子吧,这事咱家有所听闻。”

老宦官显然是从丁当的姓氏上联想到了什么,有些同情地看过来。

“说起来,丁家真是无妄之灾,只是在朝堂上说了句公道话,只是被国师晓得了,所以就被打入乱党。”

“道人乱国,由此开始,不独丁家一家遭殃··········”

“要说幕后主使者,这可真难为咱家了。”

“咱家当年在宫里头也不过是个六品的内官,哪里就知道那么深,只是听闻是国师不喜,丁家自诩清流云云,大多都是些传言。”

“时过境迁,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除了当事人之外怕是难以得知。”

“少年郎,咱家十岁进宫,五十六岁出宫,混迹大内几十年,见过不少这样的事。”

“这种事情,其实就是一笔糊涂账,理不清的!”

“不外乎党争二字!”

“眼下这大辽日暮西山,年轻人不去想着做一番事业,总是执着于陈年旧事,又有什么意思?”

“这天下啊,已经乱起来了,还是多想想怎么保全性命吧!”

丁当一时默然。

缓了缓心绪,这才抱拳称谢,道:

“多谢长者宽解!”

老宦官笑道:

“不必谢,要谢也是我谢你,来照顾我的生意。”

可不是嘛,说了几句好话,就白赚两万两,这种好买卖,可不是天天都能有的。

当然值得一声谢了。

丁当也知道这个,不过还是诚心感谢。

“那么,有劳您给我填好圣旨,我现在就要带走。”

老宦官唤来几个小厮,就取来一份份空白的告身文书,当着他的面就开始填写起来。

公文往来也有规范,行文之间颇多繁琐,更有不少防伪的标识。

不过,在这里都不用担心,毕竟这是体制内造假,真的不能再真。

不久,他的告身文书、圣旨、官印、佩剑、配套的官袍等都到手了。

就剩下最后的仪仗队,这是用来显摆的,毕竟总有些人上任时想摆谱。

老宦官给丁当写了个条子,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地看不清。

“仪仗队暂时缺人,不过还有几套成套的物件儿,摆在库房里,你去让人带走,就算钱货两清。”

丁当拿着这个条子,就从旁边的小门走出,外面就是另一条街道。

“大人!”

等候在这里的有五十人,都是江伯赠与的道兵。

这才是丁当的底气。

“你们,来十个人,跟我去搬东西。”

不过是些牌子,服装,乐器罢了,只因为格式难以仿造,这才卖得出价钱。

拿好了东西,丁当等人上了雇好的马车,一行人低调地离去。

··········

丁当离去之后,那老宦官突然叹着气,对着左右的两个:

“乱了,都乱了!”

“这大辽啊,怕是没几天了,今天晚上咱们就收拾东西,不住在这儿了!”

那个给丁当引路的半大小子奇怪地问道:

“干爹,出了什么事吗?”

老宦官摇摇头,面色一沉。

“你们不知道,当年国师·····那个妖道曾经说过,丁家有王气。”

“所以,当时丁家被随意找了个名头,抄家灭族了!”

“就连祖坟,都被挖出,迁往别处!”

“本以为一晃这么多年,这件事早就过去了···········”

“可咱家今天又见到了丁家人了!”

老宦官面有惧色,回想着当初的事情。

“那妖道还是有真本事的,起初几年野心未露之时,也做过几件实事。”

“他既然说丁家有王气,本来大家都以为是虚言,可今日一见,咱家都是有些信了。”

“那十个人,你们白天也都见着了,个个都是人世罕见的大将,在军中可以称为万人敌,却甘心充当一个下人。”

“这人要是不造反,谁还能造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