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7节 太极殿论道

杜如晦一句话三十年倭岛男人死绝吓到了李世民。

“为何?”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圣人,倭人也不是傻子,等他们感觉到危机的时候或就会动刀兵,而那个时候臣相信柳木会拿出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理由,以他的手段,控制倭岛战力之后,再加上他拥有的绝对武力,有三万精锐他就敢杀向倭岛,而后屠尽倭岛所有男子。”

杜如晦给了李世民一个解释。

李世民吓了一跳:“这是灭族灭种之举,他就不怕遗臭万年?”

“他怕,就不这么作了。”杜如晦给这事件下了一个定义。

房玄龄说道:“朝中几十位大学士看到的,仅仅是礼教上的问题,他们怕是还没有看到这一层。”

“是,连萧瑀、王君愕、郑元璹他们都没有看出来。其余的人难。”杜如晦相信房玄龄的说法。

李世民用指轻轻的敲着桌子,他也搞不懂了。

房玄龄问:“圣人,要制止吗?”

“重点不是制止,而是为什么?朕可以开口去问他,但未必能够得真正的答案。或是朕借百官因礼教弹劾让他回三原去过他们的逍遥日子,或是不管他,让他继续去整倭人,朕眼中倭不是好人,他们野心勃勃。”

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房玄龄却说道:“突厥人难道不是野心勃勃吗?高句丽、百济不是?就是新罗都未必是纯善之辈,若是新罗一统半岛圣人以为他们就安心守在半岛。每当中原有乱,这周边的各小族就会借机攻打,这点臣还是认同柳木驸马的,大唐就是一块肥肉,周边全是狼。”

李世民问道:“你的意思是,倭人是被特别对待的。”

“正是。”房玄龄很坚定的回了一句。

李世民想了想:“那么,让他回家去过他的逍遥日子去?”

“臣以为,没用。势已成,接下来除非圣人让长孙国舅等人也全部回家养老,然后严令再出海去倭岛。反之仅让柳驸马回家逍遥自在,怕是这事情更不可控。”

“笑话,朕还是天子。”李世民不信,竟然连长孙无忌也要免职。

而且不止长孙无忌,这免职名单怕是有数百人之多。

“圣人,百万担生丝,仅仅就是千万担米就能换来的,您认为此势可挡,这已经不是世家望族的小利益,还有十万户以上百姓的富足,江南的繁华,波斯人对丝绸的渴求,那无限量的订购。”

房玄龄的话不是挑战大唐皇帝的权威。

而是在告诉李世民,大势所趋,逆势而行危害极大。

杜如晦说道:“杀尽倭人,杀就杀了。臣只在意,这史书的一笔应该如何写。其他,不重要。”

“讲的好。”

杜如晦这话确实是讲到李世民心尖上的,就是这话,史书怎么写才是最重要的。

房玄龄也认可,紧接着说道:“圣人,不如等朝堂之上,听柳驸马如何对萧公等名士,而后再想史书不迟。”

“好。”

李世民轻轻一拍桌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很快,朝会开始,每个人在太极殿上都有固定的位置,柳木也一样。

谁若是坐错了自己垫子,礼部会有专人前来提醒。

正如房、杜两位所推断的,以萧瑀、崔鸿、王君愕、郑元璹、温大雅、姚思廉等名士为首,他们盯上柳木的就是礼教二字。

其余的他们还真的没看到,因为他们对柳木的了解远远比不上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有房、杜两人。

正式的朝礼之后,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各位开始出来汇报。

在整个太极殿安静了一小会之后,李世民一指柳木:“柳木,你站在大殿正中,今天朝会你为众臣解惑。”

柳木出例,紧接着萧瑀也站了出来。

双方都给李世民施礼之后,不约而同的面对面站着。

“柳驸马,今天没有弹劾,因为今日之事并非朝堂之事,也会官之事。太极殿本是议事之处,议的可以是国事,也可以是大是大非之事。”

“晚辈若是那里作的不对,您老尽可批评。”柳木立即就摆出一个好孩子的表现。

萧瑀摆了摆手:“论有错,事实上我萧氏首先要出来领这个错误。这一份是家书,请过目。”

一份萧灵儿写的家书,看着有很厚的几十页。

萧瑀只是挑出其中几页给了柳木。

“其余的部分写的都是日常小事,老夫倒是心中开心,柳驸马确实对老夫侄女极好,但眼下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大事大非。”

萧瑀特别强调了一句大事大非,无须萧瑀解释什么,这件事情总舶司有公开的文书送到长安来。

萧瑀没有拿文书,而是拿了萧灵儿的家书,也代表着这次不是说政务。

果真!

柳木看过之后心说就是为了江南富户租妾的事情。

萧瑀收回了给柳木看的那几页书信,然后一位年轻的官员将一只藤箱放在柳木的脚边。

“柳驸马,老夫以为你没有错。”

柳木听到这话差一点一头栽倒在太极殿上。心说我若是没错,你们摆出这么大阵仗干什么,这越是平静那么风暴来的时候就越是可怕。

柳木快速的扫过大殿上所有的重臣,这才发现武官几乎一个都没来。

唯一到的武将,是秦琼。

这架势,柳木开始有些心虚了。

萧瑀笑问:“柳驸马的蒙童三学,老夫以为是上上之作,甚至于礼部都应该参与学习,而且应该大学士参与注解。”

柳木的蒙童三学,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九九算学》。

“老夫问柳驸马,这些书是给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学?”

柳木的蒙童三学,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普及,长安北四县可以说但凡是个人,那怕是中年妇人都会背,都会写。

燕州北各部落,小孩子们这才开始慢慢的接触,慢慢的学习。

而后崔氏、萧氏、谢氏等各拿走了三千套。

长安的普通百姓都不是很了解这蒙童三学。

听萧瑀发问柳木回答道:“五岁至七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