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消失的粮商

从程序上来说,这种差遣,是和普通的钦差同一个概念,都是李轩直接委派的,同样的也能够随时撤销的,不需要经过任何的官方程序,如果李轩愿意,他可以让一只猫狗也入值御书房!

蔡司齐走上人生巅峰,对于其他官员们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人和石吴岩不一样,石吴岩虽然是督察院左都御史,值班大臣,同时还掌管着司法人事局,控制整个司法系统的人事问题,同时这个人还是蔡司齐的直属上司,但是石吴岩作为一个已经位极人臣,生无可生的值班大臣。

他处理事情会考虑更多的政治影响问题,而且他在御书房的最大使命,其实也不是什么负责吏治,同样也不是作为整个司法系统的代表人,为司法系统争夺利益,提高司法系统在帝国政坛的话语权。

他的使命,或者说最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和其他起,为帝国制定战略发展方向,协助天子治理整个天下。

从权限大小以及范围来说,其实九名值班大臣都是一样的,没有说石吴岩只能管司法,郝柏年只能管陆军,实际上作为值班大臣的他们,什么都要管。

但是相互牵制之下,到最后,才演变为大家各自负责自己的一小摊子,不胡乱插手他人的权势范围。

但是蔡司齐以反贪局局长的职务入值御书房,其身份地位也只是比石吴岩低那么半级而已,而且此人的职务代表了,他以后肯定还是会以反贪腐为主,至于其他的他不关心,也管不着。

蔡司齐的上位,代表着百官的头上还有一把刀挂着,但是这依旧是让百官松了一口气,这反贪腐风暴终于是停了下来。

不用提心吊胆着明天就轮到自己被抓走了!

不过经过这一轮的打击,还是让很多官员忌惮不已,这做起事来,往往会更加的谨慎,他们也是怕圣天子又杀一个回马枪,而且如今风暴刚过去,你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搞事,这不是明摆着要打圣天子的脸嘛,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所以,大多聪明一点的官员,都是知道,最近局势比较紧张,而且还是不够明朗,这贪腐受贿的事呢,还是要暂缓一些,先避避风头再说,实在是忍不住了想要现在就捞钱,也得更加的隐秘,不能和以前那样大大咧咧的直接捞钱了。

刮了半年的反腐风暴停下来后,李轩依旧是密切关注着吏治的情况,从翰统方面的报告来看,虽然不少官员都是开始重操旧业了,但是手段都是更加的隐秘了,而且这只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还是老老实实的带着,没敢捞钱。

这让李轩露出了满意是神情!

这一波,至少可以让百官安份个一年半载了!

后头让蔡司齐把那些敢顶风作案的人也拿下,少不得又能再把这个安份时间延长一年半载,这样算下来,至少可以得到两三年的平稳时期了。

趁着这两三年的时间,迅速完善检查情况,堵上那些漏洞,从而控制整体的情况。

至于数年后,吏治又是变的一团糟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再来一次反贪腐作战呗!

李轩已经是决定了,在吏治的整体环境没有大改善之前,一年一小杀,三年一大杀,就算是无法彻底根治吏治问题,但是至少也要把吏治的风气给维持在一个勉强可以接受的程度。

他宁愿每年杀一批贪官,也不愿意过上十几二十年,整个帝国就要面临反腐亡国,不反腐也亡国的尴尬局面!

他是抱着这样的打算,假如十年里一共会出现十万名贪官,那么选择杀掉其中一半,那就是五万,一次性杀五万的话影响太过恶劣,操作起来也增加麻。

但是分成十年来杀,一年杀个五千,那么影响就小了许多,不容易引起百官的恐慌和反贪,同时威慑效果也是比较大。

一直杀,总比十年一大杀来的好!

蔡司齐,就是他准备每年用来杀贪官的刀子!

从这半年来看,这把刀子还是比较锋利的,可用!

反腐败风暴结束后,也是迎来了新的一年的雨季,在淮河和黄河流域,今年的雨季比去年的雨水要大一些,但是新修筑的众多水利设施却是发挥出来了重要的作用。

已经是完成了近半工程量的洪泽湖大堤,发挥了出来其巨大的作用,把雨季里的无数洪水都是拦在了洪泽湖里,保护了下游地区,也是保住了运河。

同时随着洪泽湖大堤逐步完工,连续两年没有洪水泛滥后,当地的农业生产也是恢复的比较快,江北那边报告,江北有望收获最近二十年内,最大的一次丰收。

对此,李轩是颇为欣慰的!

粮食丰收,有粮食了,人民才有的吃的,人民不挨饿了,才不会想着搞事造反,他李轩的江山才坐得稳。

不过为了防止粮食丰收,粮价下跌伤农,李轩也是及时指示大唐粮食总公司,要提前准备好在江北地区的粮食收购工作,这粮食的价格,必须稳定在一定的区间内。

任何超过区间的上涨或者下跌,都必须极度重视!

用市场手段稳定粮价,用法律手段抓捕粮食投机商,这历来是大唐王朝稳定粮食价格的两大法宝,用了十几年,好用的很。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如今大唐境内的普通粮商是越来越少,尤其是单纯的收购粮食然后直接贩卖的粮商们,基本上是没剩下几个了。

因为这些传统的粮商,要么是在过往十年如一日的粮价波动中进行粮食投机被抓捕了,要么是转行了。

很多传统粮商,他们都是转行为了粮食加工商,直接收购粮食然后贩卖,这种事在官方划定了粮价区间的情况下,赚不了几个钱不说,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抓住,扣上粮食投机的罪名。

但是粮食加工行业却是没有这种风险,因为大唐粮食总公司,他们控制的普通粮食的价格,但是对于粮食加工产品,那是不管的。

所以,很多粮商们都是开始转行,最多的就是转行为面粉加工或者是大米加工行业,要么是做其他的粮食加工,副食之类的。

总是,是没几个人玩传统的粮食贩卖这种不赚钱还风险特别高的行当了。

粮商和盐商一样,也是逐步成为了历史名次,如今的粮商们,不叫粮商,人家是往往搞粮食加工半夜的,是加工业,是属于帝国支持的工业。

你现在要是还称呼他们为粮商,他们都跟你急!

谁是粮商了,你才是粮商,你全家都是粮商!

随着帝国的成立以及工商业的持续推进,实际上很多行业都是在逐步消失或者是改变!

盐商是第一种大范围迅速消失的群体,帝国实行盐业专营制度后,除了大唐盐业公司外,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从事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逮住了就是斩首。

还有很多行业进行了改变,比如说纺织业,哪怕是在封建时代,纺织行业也是一直存在,而且规模是非常大的,大量的手工作坊里的织工们,用着原始的工具生产布匹、丝绸。

而当大唐帝国开始动用新式的机械生产布匹和丝绸的时候,一度造成了大量的原始手工纺织作坊的倒闭,无数织工实业。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大唐帝国的纺织业升级,是没有什么限制的,甭管是国企部的直属强企业江南纺织公司,还是民营的大洋纺织公司等,都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购买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设备升级生产。

同时织工的失业,其实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虽然新式机械提升了效率,理论上不再需求更多的工人了,但实际上,提高了效率后,成本变的更低,布匹的销量也是更大,从而促使工厂扩大产量,雇佣更多的工人。

真正唯一受到打击的,其实是农村里的传统小农经济,不过如今帝国方面正在对农村经济进行引导改变。

他们鼓励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开荒,种植更多的土地。

以往,不是农民们不想开荒,而是没地可以让他们开荒,那些荒地们,看上去是荒地,但也都是有主人的,你跑到别人家里开荒,这不扯淡嘛。

但是现在,官府却是免费提供大量的荒地让农民们进行开荒,同时也是采取的统一农业税,让乡村里的地主们税赋负担加大,迫使他们主动放弃土地。

从而让普通的农民们,拥有了大量可供开荒的土地!

开荒,种植更多的土地,这就让农村里的每一个劳动力都需要充分劳作,这个劳动力,不仅仅局限于男性,还包括女性。

数千年来,华夏的农村妇女,一直都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构成,可没有说要解放妇女劳动力后才能让她们种田。

在农闲时期,男女一起下田种地,而在农闲时分,男性一般会寻找机会打零工,或者是开荒什么的,而妇女则是会抽出一部分时间来纺纱织布,供家人穿。

如今机制布横行,而且价格低廉,这一定程度上来说,极大的削弱了她们的劳动价值。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