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八章 你也要走?
得知吕布将至,曹操急匆匆入了皇宫,求见天子。
“陛下,吕布来势汹汹,我军新遭大败,士气尚未恢复,恐难以抵挡,请您及早想好退路。否则,待到吕布大军围城,则危矣!”
曹操见礼之后,苦口婆心劝说起来。
刘辩听得此话,心中已然不喜三分,没好气道:“曹卿家,这里是朕的皇城,朕若是弃城而走,岂非叫天下人笑话!”
刘辩身为天子,岂能不战而逃?
他的父亲曾经说过,帝王的尊严比一切都重要。
“可是陛下,以咱们目前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吕布抗衡。”曹操急道,现在跟吕布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刘辩却不以为然,说得笃定无比:“东武阳地势陡峭,吕布麾下骑兵根本发挥不出作用。再加上城高墙坚,吕布想要强攻,朕也会叫他付出血的代价!”
城内囤积有十年之粮,不管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刘辩都有信心,能够坚守成功。
再者说了,即使是退,他又能退到哪里?
刘辩想与吕布拼个死活,曹操不敢苟同,接着劝道:“陛下,臣与吕布交锋数回,此人之勇,加上麾下谋士之众,绝非坚守所能克之!”
“哼,你若是怕死,只管学刘备那厮,自己离去就好,朕不牢你来操心!”刘辩冷哼一声,语气不善。
说起刘备,刘辩就是一肚子的火气。
当初大败,众人向东逃亡。刘备不想回东武阳坐以待毙,遂称徐州起了内乱,为了能让徐州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必须回去平乱。于是刘备只在途中简单和刘辩说了一声,就带着手下,返回徐州去了。
若非刘辩当时势力大减,他真想砍了这个家伙!
天子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曹操也知道多说无益,于是拱了拱手,退出殿外。
曹操走了出来,一直候在外边的荀彧快步迎了上去,带有期盼的询问起来:“曹将军,如何?”
曹操摇了摇头,重重叹息一声,我尽力了。
荀彧眼中的光芒,顿时黯淡不少。
短暂的沉默之后,曹操犹豫再三,他望向气质儒雅的荀彧,终究是开了口:“令君,随吾走吧。”
“你也要走?”
听得此话,荀彧为之一惊。
在他的印象中,曹操一直都忠诚于汉室,以匡扶江山社稷为己任。
他从没想过,这话会从曹操嘴里说出。
刘备带走幽州骑卒,本就令他们战力大跌,如今曹操若是也走,那就真的没有可以堪当重任之人了。
“不走,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深吸口气,淡然的语气中夹杂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无奈。
这东武阳的城池虽高,却挡不住吕布这头恶虎。
曹操目光深切的望着荀彧,荀彧知道曹操是为自己着想,然则他却不能应邀,微微摇了摇头,婉拒曹操好意,轻声说道:“彧为汉臣,自当忠于陛下。陛下不走,彧自当随陛下死战,哪怕他日身死于此,亦无所惜。”
荀彧说得坦荡,令人听来肃然起敬。
两日后,曹操带走了一万将士。
“曹孟德这厮,也弃吾而去,可恨!”
站在皇宫阙楼,刘辩眼神阴寒,他望着率军出城的曹操,心中恨极。
他将此番行为,视为背叛。
刘辩也想过杀死曹操,然后接管其手下,化为己用。
但典韦和许褚的轮番护卫,使得外人根本难以下手。
若是直接开战,以刘辩现存的实力,未必能够杀死曹操,更何况吕布将至,不能叫他捡了渔翁之利。思来想去,遂也只能放曹操出城离去。
“荀卿,皇城里现在还剩多少人?”将目光从曹操离去的背影收回,刘辩侧头看了身旁的荀彧一眼,平和询问起来。
他很欣慰,荀彧没有随曹操离去,这也证明了他的眼光,其实很准。
“回陛下,城内现有百姓十二万余,士卒三万七千,公卿官员四百二十一人。”
荀彧回答起来。
只是他的目光却随着曹操的离去,而渐渐恍惚起来。
曹操是他曾经追随过的主公,不管是心胸气魄,还是战略上的远见卓识,都令荀彧为之折服。两人曾畅谈数夜,有过相见恨晚的羁绊。
有时候,荀彧心里也反复质问自己,他离开曹操,究竟是对是错。
最后,只总结为一句。
有缘无分。
“荀卿,你觉得,朕这次能赢么?”
刘辩双手扶拦,双目中透着些许茫然,有些底气不足。
…………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
荀彧
荀彧
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
永汉元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荀彧弃官归乡。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当时董卓威陵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弊,不会有什么作为的。”后董卓派李傕等出关东,虏略各地,至颍川、陈留而归。荀彧乡人多数死于战乱。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