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感情充沛的写作

高考语文进行中。

名句名篇默写的第二问:

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____、石破惊天逗秋雨。

第三问:

陆游在《游SX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是____、____。

送分送分,都是送分的。

这些诗都是背过的。

沈奇很快给出答案。

李贺的诗需补一句:女娲炼石补天处。

陆游的诗要写两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接下来的两道填空题是语法题和找错误。

然后是单选题。

“这……”当沈奇完成作文之前所有的答题后,发现这份全国I卷居然如此不堪一击。

沈奇花了30多分钟,都没怎么拿出全力,就直接面对作文君了。

简直就是吊打前面的虾兵蟹将。

沈奇的对手只剩下一位,最后一位也是最麻烦的对手---作文君。

作文君如是说:

“陈景润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他身患疾病却仍然孜孜不倦的进行数学研究,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同一个数学问题,终于取得重大突破,被国际数学界认可并盛赞。”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这谁出的作文题?居然以陈先生的1+2事迹做材料……”沈奇剧烈的颤抖了一下,差点把**抖出来。

谈起陈先生和他的“1+2”证明,沈奇自认为比这篇作文的出题者更了解历史背景。

陈先生从一九五几年开始研究数论,一直研究到一九六几年,这十年他不干别的,只研究一个课题:哥德巴赫猜想。

十年苦熬初心不变,陈先生最终证明:从某个数N开始,每一个比2大的偶数要么是两个素数之和,要么是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即我们常说的“1+2”证明。

因为陈先生并没告诉我们N是多少,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尚未被完全证明。

但陈先生的“1+2”证明,仍是世界上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他对数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作文君举陈先生的例子,让我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沈奇的脑海中立即蹦出两字:执着!

没错,当今这个社会愈显浮躁,大多数人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陈先生不忘初心执着于他的研究课题,这种忍受孤独寂寞、只求问心无愧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效仿。

当代社会,需要类似陈先生的这种执着!

所以,沈奇将自己的高考作文命名为《执着》。

非常普通的自拟作文命题,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沈奇满怀感情地写作文的正文。

若作文君举诺贝尔的例子,沈奇可能没太多代入感,一外国人,搞化学的,设立那么多奖项唯独不设立数学奖,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一点想笑。

陈先生不一样,他的经历、他的专业背景、他研究的课题、他取得的成就……无一不让沈奇感同身受。

刷刷刷!

沈奇运笔如神,写作思路非常清晰。

议论文当然也是需要写作思路的。

沈奇写的是议论文。

高考作文谈不上具备多高的文学价值,仅用800余字,最多千把字就体现出文学价值,这是职业作家才具备的文学素养。

高考作文最重要的标准是:工整。

行文要流畅,不要求辞藻华丽,但求语句通顺、词可达意。

文章结构要完整,简单明了地把该写的核心论点写清楚,辅以恰当篇幅的论据,不要啰嗦,避免废话连篇水字数。

阅卷老师也是读者,特殊的读者群。

阅卷老师们最痛恨的就是考生写了七百多字的废话,最后几十个字作总结,还总结的不到位,毫无章法可言。

沈奇在考前强记了大量的高考作文模板,他很清楚自己该干嘛。

跟着套路走,模式化写作。

虽然《奥数冠军沈奇的数学技巧》尚未出版,但沈奇在为期数月的改稿过程中强化了写作练习,对高考写作文来说,这种改稿经历有帮助。

写过书、背过作文模板,加上充沛的写作感情代入,沈奇在11点的时候完成了作文。

直接目测作文字数,沈奇觉得大功告成:“847字,不多不少刚好。”

这时距交卷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沈奇并不急于交卷,他仔细检查作文,慢读一遍,细品一次。

这是高考,沈奇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高考,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既然唯一,那便珍惜。

一边珍惜,一边享受。

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沈奇擦擦湿润的眼角,他被他自己写的文章感动到了。

一位写作者,如果不爱自己写的文章,连自己都无法代入自己写的文章中,凭什么指望阅卷老师给你高分?

沈奇深深代入自己写的作文,啊,写的真好啊,感情充沛,真实感人。

这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不改文了,就这样吧。

写作就是这样,第一遍总是充满激情的,第一次总是热血沸腾的,别改来改去了,很多时候越改越烂,原本的精品品质被自己生生改成扑街。

没有什么比初见更美好。

还有点时间,沈奇又检查了一遍作文之前的阅读题、填空题。

没问题,应该没问题。

铃声响起。

该交卷了。

考场中所有考生交卷,包括沈奇。

熙熙攘攘的考生们离开考场。

考场外挤满了家长,他们翘首以待,却也无比紧张。

考生们的表情有喜有忧,自己做的卷子,自己心里最有数。

沈奇找到了父母。

“考的怎样?”沈志山、范云霞异口同声的问到,他们的压力并不大,不管考的怎样,他们的儿子都将去燕大读书。

唯一的悬念是,沈奇能不能夺得全省状元,为老沈家光宗耀祖一次。

“语文,第一个对手,比我想象中简单了很多。”沈奇神色轻松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