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告诫
大时雍坊,灵石胡同。
林晧然并没有直接到吏部报道,而是先回到京中的宅子。这座宅子原本是借给赵东城夫妇居住,但得知林晧然调回京城,亦是提前搬离了这里。
虽然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但这里的巷道和房子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体还保持着原样。
倒是那条横过胡同巷道的槐树枝显得更粗壮,昔日经虎妞重刷的红漆大门亦失去了鲜艳的色泽,门前的石狮亦多了一些黑玟点,却都难抵岁月的侵蚀。
只是回到这里,不管是林晧然,还是虎妞等人,都涌起了一份久违的亲切感。
在那个时候,林晧然还仅是一位刚刚进入官场的新人,对前程还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不过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是简单而快乐,住在这里显得清闲而舒适。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林晧然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心里涌起了一种兴奋感。尽管这座宅子很小,但处于京城之中,一切又将会变得紧张而刺激。
“咱们家怎么变小了呢?”
虎妞兴奋地跑进庭院之中,却是皱着眉头打量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庭院,那张肉墩墩的脸上显得不解地低咕道。
林晧然却没点破这个野丫头的眼界已然放宽的缘故,将安顿的事情给虎妞处理,而他则是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便是领着铁柱携带礼物离开了家门,朝着隔壁的槐树胡同而去。
不论是出于师生关系,还是因为未来的翁婿关系,或者是要抱住一条粗大腿,他第一时间都应该率先去拜访吴山。
经过徐阶的府邸,发现跟着昔日相比,这里显得热闹得多,不断有官员有这里进进出出。这无疑亦是官场的一种写照,得势者门庭若市,失势者门可罗雀。
显然,徐阶当下已经是春风得意之时,很快大明将进行徐阶时代。
“请跟我来!老爷正在会客,还请稍等片刻。”
管家亲自将林晧然引向花厅,眯着眼睛微笑着说道。
林晧然深知这份热情的背后,不仅是因为他是吴山最得意的门生,还有就是吴山未来女婿的身份,却是不动声色地跟着到了花厅。
在侍女上茶的时候,这两位待女明显是多瞧了他几眼,而似乎还有谁躲在暗处偷窥于他。
虽然有种是动物园中猴子的感觉,但这点定力还是有的,他神色自若地坐在花厅用茶,品味着这种档次不低不高的茶水。
“小姐,小姐,他更俊了!”
“可不是吗?还更有范了!”
“我觉得未来姑父跟老爷似的,有官威了!”
……
在那边的走廊,几个丫环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特别是送茶的那两位侍女更是眉飞色舞。
身穿着白裙的吴秋雨透过稀疏的竹林,看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那张俏脸刷地红了。原本就已经小鹿乱撞,听着丫环议论的话语,却是羞红着脸往回跑掉了。
随着林晧然被调回京中,她自然知晓将会意味着什么,他们二人的约期将近了。
大概半盏茶的功夫,管家将林晧然领到了书桌,见到了久违的吴山。
吴山倒没有太多的变化,那张脸一如既往的严肃,整个人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连同桌前的摆放都显得工工整整。
“学生见过老师!”
林晧然进来后,亦是规规矩矩地对吴山行礼道。
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是吴山的学生,且即将成为吴山的女婿,仕途已经跟着吴山紧密地连在一起。在当下的政治生态中,两者的政治生命甚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嗯,你做得很不错!”
吴山打量着林晧然,尽管他向来都极为挑剔,但亦不得不认可林晧然所做出的成绩。
不论是交出了开海的靓丽成绩单,还是在抗倭所立下的功绩,但已经成为了他个人的政治资本。若非事出突然,改由他主持了广东乡试,待明年回京叙职,还可以替他谋求更好的位置。
只是不管如何,过几天才满二十一岁就出任正四品的顺天府丞,前途真不可限量,将来入阁亦不会像他如此的波折。
“谢老师夸奖!”林晧然深知吴山是老古董,当即表现得谦虚地回应道。
吴山看着林晧然不骄不燥,心里不由得更是满意几分,知道这个弟子兼未来女婿必定比他走得更远,却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在京城中,可比不得地方。稍有不注意的话,就会陷入万劫不复,像昔日的吏部尚书李默便是如此,你可得明白?”
昔日李默承任吏部尚书之时,他任吏部左侍郎。看着如日中天的李默,本以为迟早会将严嵩取而代之,结果却是落得瘦死狱中的悲惨下场。
亦是如此,他这些年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亦是过得小心翼翼,不敢在大事上犯糊涂。
“学生谨记教诲!”林晧然看出吴山语气中的关切,亦是一副虚心受教的模样施礼道。
特别这个警示,跟着尹台的指导以及他的想法一致,自然更要认真地贯彻。讲到底,当今的圣上嘉靖是一个无情的帝君,不论是昔日的夏言,还是后来的李默,或者是服侍他二十多年的严嵩,又或者是那位离奇死亡的陆柄,都昭示着他冷酷的一面。
吴山很是满意林晧然的态度,又是告诫地说道:“你刚刚回京,恐怕还不知晓!当下的朝局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严阁老处理政务已经是力不从心,徐阁老隐隐有了取而代之的势头,恐怕徐阶今年就能将严阁老取而代之!”
林晧然心里却是一惊,惊讶地抬头望了吴山一眼。按着原本的历史进程,徐阶确实在今年将严嵩取而代之,但吴山判断得太过精准一些了。
吴山将林晧然脸上的惊讶看在眼里,却是误以为他是被这个判断所震惊到,便是摆出依据侃侃而谈地道:“内阁最重要的无疑是票拟权,但当下很多政务都落到徐阁老的手里,由徐阁老进行票拟批示。严阁老虽然掌握大事的票拟权,但当下大明的财政捉襟见肘,实则是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反倒让到严阁老更失帝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