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重启姬周分封

话毕,下面是一阵寂静。

不是说这些大臣全部都愿意同意,只是季越一下子说的太多,他们都不知道该从哪边开始反对了。

“望陛下谨慎啊!

一下改动如此之大,恐引起国潮震荡,百姓哗然啊!”随着第一个人出声,剩下的文官陆陆续续的也出来说着各种反对的言论。

武官那些要好些,毕竟里面有对他们有利的,至于一些有损他们利益的政策,相比较于有利的一面来讲,他们也是能勉强忍受的。

当然,这前提是全部都实施下去,要是回头有损他们利益的能够实施,对他们有利的不能实施的话,他们恐怕也得闹。

季越这些年修为也没有落下,一声狮子吼差点没把靠前的几个给震的七窍流血:“肃静!”

“朕此次是通知你们,不是与你们讨论该不该实施,你们要做的是想着如何帮朕把这些新政实施下去,不是跟朕讨论该不该做。

汴京城里等官做的举人进士多的是,不缺你们几个!

姚华,把这些新政谕旨按照部门划分给各部,几位将军暂且留下来,剩下的拿了东西快退下吧!”

季越的这一声狮子吼,差点没把前面几个文官的胆子给吓破了。

也幸好最近这几年都换了些年轻官员上来,要是还跟以前一样都七老八十的一群文官站在上面,恐怕得当场吓死几个。

姚华听了吩咐之后,赶紧带着身后的一群宦官,将一大堆谕旨给分派到了个各部主事手里。

一些新政具体如何实施,季越都在里面写得详详细细,根本不需要他们做出什么改变或者填充。

这下子再也不敢有人多言,各自恭恭敬敬的带着东西赶紧退了。

很快,偌大的大殿当中只剩下十来位大大小小的将军,这些都是灭辽灭西夏过程当中的功臣。

“诸位暂且先坐下吧,我有事与你们商量!”

“多谢陛下!”身音虽然有些参差不齐,但是语调音量却很清脆爽利。

季越从姚华那边接了一杯茶,抿了两口之后说道:“先前应该有听闻我欲改革武官体系吧!”

“略有耳闻,全凭陛下吩咐!”

镇国大将军,也就是季越一直安插在武官当中的那个傀儡机器人立刻附和道。

“朕欲重启姬周分封之制!”季越想的很明白,就算他修炼有成,能够延年益寿。

可是如果没有什么利益分割的话,也很难让大家拼死为他侵略其他国家。

从古到今,只有名和利这两个字能够让人为之拼命。

见下方那些武官一脸激动,又不敢说的模样,季越继续说道:“我知道,先前分封给你们的那些将军虚衔肯定是有人不满的。

不要说话。

关于这点,汝等不需担心,以前将军是虚位,可是从今天之后,诸位的上将军,中将军之类位置,都将恢复前汉实权。”

整个宋朝,武官的位置都不高,最高级别太尉也仅仅只是从二品,还是个虚衔,本身没什么实权。而且这个太尉称呼,文武都能够分封,基本就相当于荣誉称号。

由此可见武官地位之低。

想要武力征伐其他国家,武官的地位怎能依旧这样?

这话一出,下面的那些个将军之流顿时脸憋得通红,毫不犹豫的跪下来叩谢隆恩,有些甚至已经泪流满面。

嘴里低声的嘟囔着再也不会被文官欺负之类的话语。

真要说起来,武官当中哪有几个没受过文官的气?可是整个朝廷风气就是如此,他们内心就算有再多的不满又能如何?只能硬憋着。

可是如今,终于能够出口气了。

甚至于说季越现在说的话对他们此时来讲,比先前讲恢复分封制更加诱人,更加让他们激动。

毕竟分封那事现在还遥不可望,可是,恢复他们实权地位却是即将可见的。

季越看着他们现在的样子,一边让姚华去把他们扶起来,一边内心也有些感慨。

虽然不是所有的武官都是好人,可是细论起来,他们为国付出的的确远超过文官。

一个让军人为国流血又流泪的国家又怎能长久的下去?

其实,真的是宁愿国家因为强大出现内乱而亡,也不愿意国家因为孱弱被外敌攻打而亡。

虽然两种情况对百姓都是有害无利,可是,显然后一种更加屈辱。

安史之乱和靖康之耻,国人又更愿意接受哪个呢?

虽然都让人难以忍受,但是如果有的选的话,大多数应该还是愿意选安史之乱的吧。

因为靖康之耻,真的是铭刻在民族魂里的耻辱。

季越眼睛也略微有些红,伸手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掩下内心的情绪。

“刚刚没有说清楚,重启姬周分封不是说要分封王族,我欲以九州之外领土,分封所有功臣!”

这话听着虽然好像只是在吊人胃口,可是对诸人的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

要是以前,拿着刀枪斧斫跟别人拼斗的时候,他们显然是不会抱有多大期望的,毕竟根本打不过人家,你画再大的饼那也没用。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利用热武器轻松灭了辽国的他们,是绝对有信心为自己在九州之外拼一份领土的。

如果说原本他们的愿景是努力当大官,最好造福一下自己的后代族人。

那么现在,也许可以想得再好一点,裂土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裂土封王这四个字对国人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可能会冒无数的危险,但是依旧还是会有人愿意为了这四个字,前赴后继的扑上去。

看着他们一个个激动的神色,季越嘴角微扬,笑着说道:“你们没有想错,就是裂土封王!”

一锤定音。

这场对话季越并没有让人遮掩起来,而是堂而皇之的将《帝王起居录》中有关这次对话的描述,直接刊载在了发行有三年的《大宋日报》上面。

这下子就不是那几个将军的震惊了,是举国震惊。

所有人都知道风向开始变了,原来站在文官这头的,彻底要倾向武官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