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仙佛反应
最终,陈玄奘还是没能说服陆恒重新出山,陪他西行。
当陈玄奘转身离去的那一刹那,陆恒感觉来自九天之上的数道气息全部消散一空。
以如今陆恒的实力和地位,漫天仙佛,无一不关注他的立场和动态。可以说,有他参与的西行之路,和没他参与的西行之路,完全是不一样的。
凌霄宝殿之中,玉帝从一面投影镜中收回目光,幽幽道:“还好他没有答应那陈玄奘,否则此子若归化佛门,比起昔年孔宣上灵山一事更恶劣百倍。如果是那样,朕也不得不……”
在其身后,太白金星道:“我观此子之所以如此选择,恐怕还要多亏了陛下送出的蟠桃和甘露。紫霞仙子若要苏醒,此二者缺一不可。陛下给了他急需要的,他自然不会负了陛下。不但如此,恐怕他对于那位,也会有更多怨怼。”
玉帝颇有些欣慰地点点头:“这总算是近期我天庭最大的好消息了。”
说着他顿了顿,颇有些头痛叹道:“只是可惜了那瓶甘露,那可是我天庭最后一瓶了,若再想用,还得朕亲自去九天去求。”
太白金星呵呵笑道:“甘露事关蟠桃成长,此事最多损陛下一些颜面,那菩萨却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故作刁难不给的。”
“希望如此吧……”玉帝叹息,“陆恒啊陆恒,朕对你算是不薄了,你可莫让朕失望啊……”
近一段时日来,陈玄奘在下界屡屡出手,降服各届妖王,一路西去。玉帝虽派出二郎神下界捣乱,但其实二郎神非降即杀的暴力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相反,此举只会更激化天庭和妖魔之间的矛盾,后患无穷。
而在天庭之中,随着太上老君显露出其真正实力,那些玉帝一直致力于拉拢的中间派,变得更加顽固了。他们打定了主意要围在太上老君周围,一心不愿参与仙佛之争,让玉帝前期对这些人不惜成本的拉拢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不但如此,佛门积威久矣,仙神一派向来式微,而中间派一盘散沙,以前很多神仙没得选,他们只能从仙佛之中选一派加入,而且不能背叛,因为叛徒的下场向来不会太好。
而现在,那些本就对仙神一派没信心的神仙们,除了背叛以外,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加入中间派,两不相帮。
这样一来,原本就式微的仙神一派,很多人开始频频拜访兜率宫,其心意昭然若揭。玉帝对此很是头痛,他若是严惩这些人,很可能会人心尽失。他只能示以更大恩宠和奖励来拉拢和挽留这些人。
九天之上,那送别了陈玄奘一行的菩提子再度出现在观音面前。
“蟠桃和甘露……”观音听闻菩提子的叙说,晒然一笑,却是说出一段千古辛秘:“当年龙凤麒麟三族引发第一次天地大劫之后,诸天万界便有了寿元一说,万界生灵,从此不再得天之厚,有了生老病死,有了轮回往生,更有了无量量劫。”
“众生苦求长生之法,于是有了圣人诞生,皆因成圣便可长生久视,天难葬地难灭。可惜证道何其艰难?除了那三清和女娲,就只有我西方教两位教主以大宏愿之法证得圣位,自此,再无圣人诞生。”
“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只是蝼蚁也偷生,于是众生成圣无门,便苦求长生之法。最终发现了清凉山境内的蟠桃妖族因天生灵韵,食其肉便可增寿长生。更有清凉山甘露泉,可生死人肉白骨,天下生灵无不可医。”
“当是时,妖族掌天庭,巫族行大地,两族本就战祸不断。而偏偏蟠桃一族生存在巫族境内,于是便有了第二次天地量劫,巫妖打得天崩地裂,人族趁势崛起。”
“那一战,圣人纷纷出手,蟠桃一族被彻底磨灭灵智,为女娲所得,沦为众生食粮。甘露为我教主所得,而三清一无所获。”
“此事三清自不会善罢甘休,于是有了封神一劫,以商纣亵渎女娲为引,逼迫其拿出蟠桃,而我佛门也不得不贡献甘露以活蟠桃。自此,天庭再立,而蟠桃便成了位列仙班之人增寿长生的最大依赖。”
菩提子对这些隐秘虽有了解,却不详尽,如今听观音娓娓道来,自是震动莫名,不想小小蟠桃和甘露,竟牵扯如此重大。
“那如此说来,玉帝赠陆恒蟠桃和甘露,其用心当真叵测!”菩提子道,“紫霞乃陆恒之劫,蟠桃可活其肉身,甘露可醒其神魂,玉帝这是在帮那陆恒安然度过此劫!”
“一旦如此,恐怕我佛门凭白招此大敌……”菩提子面带忧色,“菩萨,这陆恒隐藏颇深,且胆大妄为,他本就于我佛门结了因果,如此一来,我怕他会坏了我们的西行大计。”
观音笑道:“天庭甘露极其有限,若本座所料不错,玉帝赠给陆恒那一瓶蟠桃,怕是原本为两年后蟠桃成熟而准备的。没想到他倒也舍得,竟给了陆恒。”
菩提子面色更忧心:“这样一来,那陆恒不更对玉帝感恩戴德?”
观音微笑摇头:“封神一劫后,佛祖便将甘露赐给本座掌管,这甘露泉眼被我炼化,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说起来,倒也没什么珍贵的。”
“但这三界之中想用甘露,却是除我一家,别无分号!”观音笑吟吟看向下界。“从本座这里出去的东西,真以为可以随便用么?”
菩提子顿时眼睛一亮,他有种极强的预感,此次玉帝很可能会再次赔了夫人又折兵。
凡间,万寿山,道观之中。
陆恒从已越过万寿山的陈玄奘一行处收回目光,看向那枚玉帝经二郎神之手转交给他的那枚玉盒。
自南海一战后,他便来到此山之中,着手为紫霞疗伤,只是紫霞不但一身修为化作乌有,彻底沦为凡人,就连三魂七魄也被南海玄冰冻伤,变得浑浑噩噩,导致紫霞难以苏醒,恢复意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