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区别

“粮食的确是一个问题,却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对此我已经有所想法,虽然不能在短时间之内一次将其解决,但却可从长期上杜绝这问题的产生,只要能在开始的时候将一切事情全都做到,那么将之维持下去,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裘云微微颔首,并没有隐瞒自己这想法缺陷的意思,不过裘云倒也没有将‘希望’寄托于人的意思,毕竟他还是知道粮食命脉若被他人是掌控所带来的后果。

当然,裘云也同样明白一件事,原来的‘剧情’中梁山最后之所以走上‘招安’的路子,除了宋江等等领头之人的意愿,以及其内部多有朝廷降将本身心向朝廷之外,‘粮食’的确是一大因素。

可以说到了后期,梁山已经是粮草不足,甚至迫不得已直接攻打州郡以做维持,可即便是这样,到了最后梁山其实也依旧不足以真正维持其军势,最终就造成了若不能一举荡平朝廷大军,进而一举夺取天下,那么就只能向其臣服称臣,以得朝廷供养。

‘天时’本就不在,‘一举夺取天下’就更加的不现实,最后也就只能如同宋江等人所做的,直接接受朝廷的‘招安’,获得了一应的官身,以获得朝廷的供养,保证了自身没有崩溃。

可惜,这样的做法其实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毕竟就大宋一朝,是不可能真正让武将掌握住大军。

因此,对于裘云而言,这是完全有着‘前车之鉴’的,即便此时矛头不显,未曾有人想到,沈禄也必定会有所注意。

可以说,裘云之前没有将事情道来,只在这一战后才下定决心,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就是因为如此,不过如今裘云已经下定决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可做犹豫的了,只微微一笑随即就此开口回答说道。

“首先,在最初阶段,粮食是不成问题的,不管是从朝廷手中夺取,还是依靠着二龙山的底蕴,哪怕仅仅只是依靠‘自产’,也足以支撑一二月份,这些也算是二龙山的底蕴。当然,这还只在此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引入良种,还是扩大产地,只要运作得好,未来粮草的压力足以减轻一大部分,这是我之前一直在做的,并且整体趋势是想好的。”

这的确是裘云一直在做的事情,因为裘云很明白,作为‘贼寇’,无论什么时候,最终崩溃失败往往不在于外部的压力,而在于内部无法继续保持供养,最终自行崩溃,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裘云就提出了粮食问题,并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也就是如今的时间还有所不足,一应田亩耕种还未曾出得‘收获’,不然裘云此时所言定然会更有把握。

顺带一说,有着诸多力量体系在,这世界一应田地可比同时代的此时要来得多,许多本来不适宜耕种的地方,凭借强大的实力,也可以将其转化为良田。

事实上,这就是裘云能如此所为的‘基础’,不然以二龙山的地利而言,许多地方并不足以进行耕种,最少不适宜大规模的耕种,可在如今,已经有不少地方都直接开辟出了田地,虽然算不上真正的上好良田,但‘秋获’之时还足以令人期待。

“没有想到你竟然已经着手开始进行解决了。如此倒也勉强可以,但也还是不够。你应该明白,‘地力’始终有限,未必就能支撑得起整个二龙山的消耗。更何况,你派遣耕种的人多了,其他地方可用的人手可就少了。事实上,整个二龙山肯于安稳生活的人都已经被你抽调一空了吧!”

虽然因为被点出了‘缺陷’之后,心中有了不少的犹豫,但赵楠显然还是被裘云之前的设想所‘说服’了,或者说只要裘云最终的目标是争夺天下,并且付诸于实施,她都会是为之赞同。

毕竟对其而言,裘云十分能争夺到天下其实真的并不是太过重要,重要的是裘云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有益于大局。

只要是有益于大局,那么赵楠就会进行支持。

这也是此时她轻易就被裘云‘说服’的缘故,甚至此时也只是让裘云不要太过自大,话语间其实并没有多少强硬的语气。

“当然,我所认为的也不仅仅只是如此,这只是借助于预备因素而已。毕竟若此地能供养整个二龙山,恐怕早已在大宋闻名,被其所重视了”

裘云淡淡一笑,虽然对于自己‘轻松过关’还是十分满意,但他还是明白,有些事情必须要早有所言,唯有如此才能聚集众人的力量将事情推动到自己所设想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恐怕还真的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去施行。

“其次的方法就是开辟其他获取粮草的‘渠道’,不仅仅只是掠夺,更有借助于商业等等行为,以金银古玩等等对于‘贼寇’本身没有多大意义的物件换取到粮食,我想这并不是一件太过困难的事情吧?”

此时裘云的目光却是盯着赵楠,能否达成自己这点所想就完全取决于她的回答。

毕竟自己等人如今都是‘贼寇’。

赵楠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按着正常而言,既然是为‘贼寇’,所谓的金银珠宝都会劫掠到许多,可正因为是‘贼寇’,即便有着相应的‘销赃渠道’,也往往会被其将‘价钱’压得极低,无‘利’可图。

对此,即便是裘云也无可解决,他也同样需要利用相应的‘销赃渠道’,不过他所期待的是这‘销赃’所能获得的是金银古玩的正常价值,而非经过层层剥削折价到最后的低廉。

事实上,正常而言‘贼寇’都会藏有金银珠宝也同此有关,不仅是那些容易得人喜好,身为‘贼寇’本身没有更好的‘利用途径’也是一大缘由。

毕竟‘贼寇’也只是身份不好,不代表‘智商’不足,所有的‘贼寇’都很明白,无论是什么样的‘销赃渠道’,最终受到压迫剥削的都是自己,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其根本不会特地以此换取粮草。

毕竟,这世界上没有人会做这种无‘利’可图的买卖,除了本身目的就是不在这个位面的现实部门除外。

“可以,虽然不可能真正等同于市价,毕竟我们也要通过对原住民的组建才能真正维持整个大局,所以必要的花销还是需要的,不过所能给予的价格绝对是最为接近于正常‘售价’的。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让步了。”

赵楠微微思量了一阵之后终于微微颔首,径直开口说道。

“不过若当真如此,之前所议定的‘支援’恐怕也要有所改变,前面几次的支援并不因为如此而改变,但若你依靠于此大量出售金银珠宝换取粮食装备,那么之后可不会再有什么‘援助’。”

听到这话裘云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反倒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已经是自己所设想的最好的情况了,幸好通过之前的那一战,让他们都意识到‘贼寇’这一身份的优势之处,更重要的是,如今赵楠也算心向自己一方,有着她在从中斡旋,自然就可达成此事。

当然,有关部门的这般做法颇有一种‘保持平衡’的味道,但裘云却明白,虽然有着提前的布置,但需要借助各个地方都太多,其资源终究是为有限,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总要依靠于其才能发展壮大,那么其干脆自行而为就可,完全不需要再是引入现实世界当中的其他人前来于此,政府本来就是要借助于现实中人的力量。

所谓的‘支持’只是要让所有人都能尽可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而不是要以此替代于所有人的发挥。

“多谢,能有这份应诺已经算很好了。”

淡淡一笑裘云终于是最后说道,最后的这点其实才是最为重要,哪怕之前两点都有所不足,有着此点,裘云也有着几分把握。

“其实之前两点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即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却不可能真正有所成绩,真正的关键就在于最后一点,就是让这二龙山上的匪徒不再是匪徒,而是正规军,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治本’之法。”

有着‘先知’,对于‘剧情’当中的梁山,裘云可算多有借鉴,可以说一下就明了‘前路’,但唯有一点,裘云是绝对会与其大有不同。

那就是在‘平日消耗’上。

要知道,若按着裘云的‘先知’,那‘剧情’当中的梁山可谓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逢宴上,都是好酒好肉管够,只要吃饱喝足就成,完全没有多少讲究,哪怕由此产生巨大的浪费,也没人会做在乎。

要知道,既然是宴会,那么就不可能仅仅只在头目当中,一应手下亲近等等,也同样会参与其中,进一步加大了其损耗。

别说梁山本身只是‘贼寇’,粮食底蕴有着限制,就算是朝廷大军,若敢于这般放开了手脚行事,那么最后朝廷也必然要被手下给活生生的‘吃垮’。

裘云不知道那‘剧情’中的宋江、吴用等人是没有意识到这点,还是意识到了也不敢束缚,毕竟是为贼寇,必有其凶恶的一面,惹恼了他们,即便是宋江也有可能会被他们所推翻。

裘云自然没有这个‘烦恼’,更重要的是没有比此时更为合适的时候了。

“如今整个二龙山也算有了不少的‘新人’,这些人不是作奸犯科之辈,就是桀骜不驯之徒,若不多加束缚管理,日后恐怕难免多生事端。更重要的是,此时正是同朝廷的战事方歇,鲁智深和杨志两位的声望正隆,即便有人因此心生不满,但只要稍稍是有理智,就不敢在此时有所行事,足以让我们得以借势而行,强行将其压服下去。”

“这……如果配上‘杀鸡儆猴’之类的做法,的确完全可以达成。若真的成功,不仅是可在很大一部分的程度上解决后勤问题,还可真正有了一支精兵。”

赵楠对于裘云还真的是有些刮目相看了,具体练兵手法且不说,能想到这些,作为在此之前一直未曾真正接触过军事组织的‘外行人’已经算是十分不错了。

最重要的是,这其中完全有着‘可行性’。

“正是如此。另外还有一点,若等到日后,以鲁智深的性子,多半会厚待他们,到时候恐怕就尾大不掉,唯有趁着此时,鲁智深对他们印象不深,加之他们事前的确有谋算二龙山的打算,才能更好的将其压服而不至于引来鲁智深他们的不解。”

裘云可以说将一切所能想到的都已经思量过了,此时即便是一直站在中立角度看待问题的柳若雪和柳若寒也没有再可发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更不用说赵楠这个其实一早就是被裘云所‘说服’的人了。

一时之间,众人皆是微微颔首,彻底认同了裘云的这一决断。

“如果按着你这般所言,如今这样的做法倒也不算太差。接下来我会按着你的布置去进行,争取在最短时间之内将一应防护设施全都建设出来。毕竟,这番朝廷军队落败也算落了朝廷的脸面,说不定什么时候朝廷大军就会再次开拨而至。”

赵楠也有着‘说做就做’的性子,既然认可了裘云的决断,也没有再是多费所言的意思,直接就此开口将事情完全的确定了下来。

“不过在此之时我更想问一句,接下来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没有?”

“发展二龙山,防范朝廷大军,就是接下来所要做的一切,不过具体的打算我倒也还真的有一件事情想要一试。”

微微一笑,其实裘云还是明白自己一番所言中还是差了一点,只不过此时没有必要直言而已。

“我准备到那梁山一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