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四章 作为

生活标准极大降低,这一策略,显然会引起民众的强烈不满。

方然的对策,则是启用安娜*乌沙科娃等一干早先打过交道的人,对这些聪明、理性的管理员,晓以利弊,然后再去逐级传导,安抚条件一落千丈、有如被判无期徒刑的民众之情绪。

这项工作,在东北太平洋大区,由于一千万民众本来就在定居点、生活完全受控,其实只是一种聊胜于无的操作。

但是在公社主义的PSK,民众,不论男女老幼、条件优劣,也不论在社会体系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都过着有一定水平、且有尊严的生活,根据ASA的粗略分析,滨海边疆大区的能源产出,近三成都消耗在这上面。

百分之三十的能耗,有,或者没有,甚至足以决定一盘较量的胜负。

既然如此,不论出于怎样的考虑,压缩滨海边疆大区各要塞中之民众的生活水平,就是一项具有战略价值的任务。

一揽子计划中,相比以往,应该说阿达民还是“略发善心”:

对治下大区的约两千万民众,其中,近一半来自滨海边疆大区,物资配给向儿童倾斜,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也可多的一些,至于老人,则在保证生存所需的基础上,区别对待,除非出于科研的需要,否则,一律不提供任何过度医疗。

人,皆有一死,在西历1501年,这句话仍然是真理。

面对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老者,救,还是不救,从来都是一个利弊权衡的棘手难题。

即便情感上有再多诉求,本质上,无非是投入多少资源,换来多少时间,抓住把手拼命挣扎,到最后,也还是一样要下车。

且看当前形势,PSK与NEP统合为一,面临西线与东线的严峻形势,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管理员、阿达民,都必然会将一切资源投入军事领域,而没有能力、也没有动机,去为治下的无数老者续命。

原因无他,一切,为了生存;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倘若NEP无法从残酷竞争中胜出,管理长,乃至于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便将付诸东流。

理由足够充分,看起来,一切似乎都井井有条。

但,就在1501年的春天,西伯利亚东部大地上百废待兴、一片繁忙之时,身在万里之外的地下掩蔽所,睡梦中,方然却时常会进入久违的梦境,在“哐当——”作响的时间列车里,踯躅观望。

人类,车厢里的男女老幼,全都安静的坐在位子上,随列车疾驰。

时间在流逝,列车,一刻不停的前进,耄耋老者们逐渐接近了黑暗的车厢尽头,继而,纵深一跃般消失不见。

下车,掉落到时间的列车之外,这一幕,自己早已目睹过无数次。

即便其中绝大多数,并未亲眼目睹,但,想必在那如日落的一生之黄昏,死亡降临的情形,也都一样。

但为何没人,去拉这些老者一把,莫非是害怕一起被扯到车外。

人,总有一死,既然面对这样的铁律,眼前的这一幕便也再寻常不过,这么想没问题吗。

即便如此,死亡,掉下时间的列车,这种命中注定而必然发生的事,早一点,晚一点,又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一个人,由于疾病,衰老,乃至其他凡此种种的原因,即将掉落车外。

那么在旁观望的人,倘若有能力,施以援手,多少拖延一点下车的时间,那么他、或者她,是否应该伸手去拉一把呢。

拖延下车的时刻,相比永生,总归是现在便可以办到的事。

自有记载以来,从蒙昧时代到第三次盖亚大战之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有提升的大趋势,数字,从久远过去的不到三十岁,提升到发达国家的近八十岁,不论怎样看,这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另一方面,古人与现代人的基因、身体构造,却没有太大的差异。

平均寿命的极大延长,很显然,无法一概归因于基因,至少基因并非主要的因素。

而主要归功于孕育、成长、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饮食、卫生、锻炼等条件的提升,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门类齐全的现代医疗技术之保驾护航。

一旦脱离这些条件,环境,人类的平均寿命,就会衰退到千万年前的低水平。

今天的东北太平洋大区,乃至于,阿达民治下之地的每一处定居点,民众尚有起码的生活保障,精密的医疗服务却因耗资甚巨而消失不见。

这种极端压缩开支的做法,一时半刻,还不会显著影响民众中的大多数。

但是对老者,尤其,身患重病的那一些老者,一旦失去医疗服务,生命便进入倒计时。

当一个人即将死去,同时,也确有手段,能暂时避免其遭遇这厄运,自己却选择了不作为,这,与谋杀之间,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有,只能这样说服自己,方然的思绪却未止步于此,他想到的,

是或许更相似的某一实例,倘若自己,眼睁睁将一个人饿毙、而拒绝给予食物,这算不算是亲手将其杀戮。

看似大谬不然,拒绝医治老者,与拒绝供养饿殍,前者,更像是一种利弊取舍之下的无奈,后者则是骇人听闻的暴行,然而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复杂的医疗手段耗费巨大,食物的成本却十分低廉。

一段时间以来,注视着“盘古”治理广袤的NEP与PSK,方然始终思绪纠结。

这,并非优柔寡断,如此执念于一群老者的残生,对这些老者而言,死亡,迟早总归会来,无现场的生命暂时还遥不可及,这是他们的宿命。

暂时延长寿命,对凡人,是一种难以想象的恩赐,自己却意兴阑珊。

面对这看似荒谬的悖论,他所想的,是或许并不遥远的将来,一旦成为“那个人”、并碰触到永生的奇迹,接下来,为实现理想、开创未来,而必须要做的安排。

一个人,倘若原本便迟早要下车,在旁观望的自己,又有能力让其永生,那么……

如果什么也不做,

这,是否等同于杀了他、或者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