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进攻石国府
最终,康国府开启了城门,向李察投诚!
李察的军队没有发出一兵一失占领了康国府,并在随后数日对整个安国府的县镇城池传檄而定!
府城作为一府之地的核心,无论是城池还是军备都是最高级别的,若是府城主动投降,剩下的县镇只要没有额外的大军入驻,都不会顽抗到底……
而且,康国府投诚的官员们也会成为李察的带路先锋,为劝降康国府治下县镇出人出力。
李察无损拿下康国府后,对行政体系高层进行了简单的调动,将老家的公孙康安调了过来担任康国府的知府!
公孙康安作为前期投靠李察的人员,一直表现的非常老实,他跟随李察的资历也能力也足够,毕竟原本公孙康安就有数年布政一方的经验,担任一把手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最重要的是,康国府远离安国府的公孙家族老巢,在康国府的公孙康安举目无亲,没有什么人脉可言,他是空降的一把手,若是不想让下面人架空,必须牢牢依靠李察这颗大树的中央权威。
公孙康安的调动是李察的一个试验,在他手下大部分资历高的文职人员都是老家安国府先后投诚的降官,他们本身能力是可以的,只不过大多数都是安国府士绅家族出身,所以李察不敢将他们放在安国府任职重要官员。
不过当李察打下新的地盘后,将他们空降到新地盘上当官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反倒会让这些李察的‘老乡’更加依赖自己。
如此一来,也能压下最初‘从龙’投降李察的官员的怨言,特别是出自高象县的投诚官员,当初李察攻伐史国府的时候可是出了大力,一直力挺李察,拒绝安国府节度使陶安邦的拉拢分化!
这些功劳自然都是要算的,不然的话以后投诚的官员怎么看李察这个老大?
公孙康安的调任提拔就是李察的一个试验点,若是公孙康安能做好康国府的知府,李察不介意今后将高象县最早投诚的那些老人一个个提拔成远离家乡的一把手!
调动高层是最简单省事,还不会导致秩序混乱的管控新地盘的方式,虽然会有很大的隐患,但只要李察不遇到大败的颓势,打下的地盘基本上不会出现反叛的迹象。
同时,李察的汉人婚娶制度和色目人农奴制度也在康国府开始推行,受到了整个汉人阶级的拥护!
两大制度推行收获汉人民心后,李察就开始整改收编康国府的地方卫戍部队。
城镇里的汉人巡防营,县城里的县兵,府城里的府兵,以及各级行政单位下属的官差衙役的能战老兵都被抽调出来,组建了第六野战步兵团。
优胜劣汰的普通兵卒则组建地方巡捕房,因为西域地区汉人平民普遍参军的传统,将这些汉人士兵整编后,李察基本上就无法从康国府中征召到合格的汉人青壮参军了。
强征的话,招上来的都是从事商业活动和汉人士绅家族的子弟,会引起地方的怨念。
因为康国府已经被抽调过一波汉人地方卫戍部队,李察在保证康国府地方政府巡捕房人员充足基础上,仅仅只扩编了一个第六野战团,也就2000多人……
最关键的是,康国府的地方卫戍部队极为匮乏,李察为了弹压由于色目人农奴制度出现的色目人民乱,必须将整编的第六野战步兵团留在康国府……
也就是说,李察拿下康国府全境后,看似总兵力增多了,但因为地盘扩大的原因,能调动的野战部队并没有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西域地区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导致大量汉人士兵阵亡,出现兵力紧缺的态势,多余的汉人军队几乎都集中在安西四镇中,准备随时随地开搞……
不过李察能无损拿下康国府,与这一情况也有极大的关联,若非如此,康国府中可就不仅仅是一千多士气低迷的守军了!
康国府的投诚让李察清楚的看到西域地区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后,被抽调过兵力的府城有多么空虚!
大明王元年7月,李察在获得充分情报的前提下,兵分两路,开向米国府和石国府,因为有康国府的带路党当向导,李察军队的进展十分顺利。
米国府虽然投靠了吐番王国,但米国府的汉人军队也早已被抽调一空,与鲁阳领导的唐军对峙,李察大军抵达后,在威逼利诱下开门迎降。
不过与米国府的顺利投诚不同,李察亲率的一路大军抵达石国府后,石国府民风彪悍,竟然组织起了一群色目人守城!
这主要是因为李察的色目人农奴政策引起了石国府色目人的恐慌,再加上石国府色目人比其他府城要野蛮一些,石国府官僚们也不想投降李察,双方一拍即合,官府发放武器将敢战的石国府府城中的色目人青壮武装起来。
就这样,石国府府城轻轻松松多出了数千守城大军,与外面的李察队伍在人数上没啥区别。
李察麾下是系统本部兵马和第一野战团以及人数差不多的色目人仆役。
剩下的兵力都派往米国府征伐了。
石国府的抵抗成功激怒了李察,他命人打造了一天攻城器械后,第二日就派出第一野战团裹挟着大量色目人仆役开始了登城作战!
石国府的色目人守军士气不错,但他们终归只是普通的武装平民而已,在数千人一起发起的攻城战中,抵抗的效率极其低下。
至于普通的汉人士兵,都听说了李察的汉人婚娶政策和色目人农奴政策,还有当兵汉人军功授田的政策!
这些政策可都在康国府实施了!
康国府仅仅整编了一个野战团2000多人,依靠康国府的官田加上开荒一些肥沃的土地,足够分配,并没有侵夺汉人地主士绅阶级的利益。
所以第六野战团的汉人士兵都得到了军功授田,石国府的汉人士兵自然是各种羡慕,巴不得石国府向李察投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