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最后的技术难题
眼看着今年的朱海航展一天比一天接近,顾成在技术开发上倒也上心了不少,每一个工作日都加班了半小时。
顾成觉得,像他这样每天努力工作三个半小时的人已经不多了。
国家说要对天擎公司倾斜资源并不是什么口头承诺,尽管没有下拨研发经费,顾成自己拒绝的,但其他的扶持是有的,比如人才,天擎公司要发展、要扩张,优秀的工程师都有给推荐,这些都是针对性的扶持。
对于这些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毕竟顾成一个人再牛可效率的上限摆在那儿的,没有优秀的人才,就算把一项高科技技术赤果果的摆在一个普通人面前,他连看都看不懂,毫无意义。
接下来的一个月,邱石明主事天擎公司将旗下员工扩招到了300人规模,老邱办事高效而沉稳,一步一步推进,并不会让公司野蛮式生长,今年上半年他的目标是把公司的员工规模扩充到500人左右,年底800人,来新年开后再扩充至千人规模。
而顾成在这段时间的工作期间基本待在了天擎工业厂区,如今工厂也在扩大生产,也在南辉科技园区内租了一片新的场地建立起了天擎公司的第一个实验研发中心。
顾成带领着一支27人规模的开发团队开始攻克单兵军用外骨骼装备。
外骨骼有三大核心科技,一套动作制控系统,外骨骼必须成为士兵的机械影子,必须能即时地模仿士兵的每个动作,即便是毫秒的迟疑也会造成负担,会让士兵感觉像是行走在水中一样费力。
因此它的感应器必须能在有限的脑波信息中以每秒上万次的速度读懂施加在它全身的每个轻微动作,它的微处理器必须足够强大,能把这些解读出来的数据实时转换成指令传给机械外骨骼,使它们与外骨骼穿戴者的行动保持同步。
这就需要强大的制控系统来完成这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而天擎公司掌握了当今世界机械外骨骼最先进的制控系统。
三大难题已经攻克其一,摆在眼前的技术难题其实就剩下两个了。
第二个难题就是动力,从现有的外骨骼以美国人的路子来看,动力不一定是蓄电池,性能优秀的小型燃气涡轮引擎搭配高电容的电池组也可以,但缺点是会增加重量。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驱动装置了,传统的液压实在是过于的迟缓,而且也会增加重量,占用空间。
顾成的想法简单粗暴,决定采用全电驱动,那么两个问题都能一次性解决。
可更大的问题来了,这会直接导致第二个问题的难度进一步提高,换而言之,需要更强大的储能电池。
而顾成就决定在储能装置上着手,搞定能量储能问题,等于驱动也能直接搞定。
作为这支27人开发团队的首席技术开发者,顾成不需要他们自己去埋头苦心研究,他们只要能够完美的理解并执行顾成的要求就可以了,至于团队中的科研工程师们能够从中学到多少,他们自己能因此提高多少科研水平,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对于这支开发团队的成员而言,他们其实也很郁闷但又不好说什么,因为顾成作为团队的领头人每天就在天擎工业待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就不见人影了。
他更像是一个发布任务的NPC,每次来到了实验研发中心就干两件事情,第一是定期查看开发进度,第二是甩出一些新的研究课题让团队按照他的意愿去严格执行。
可活见鬼的是,每次抛出来的东西都让团队成员倍感吃惊,正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与顾成的设想完全吻合之后,便无话可说了。
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真是天注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