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核弹级新闻(第三更)

巴顿两点半抵达新闻发布会大厅,大厅已经被来自各国的记者挤得满满当当。

有来自中国国家电视台的摄影记者正在做直播前的最后准备。

无论是从发布会的安保级别,还是发布会现场整体环境布置,巴顿能感觉出中国人对于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慎重。

一般情况下,像这种级别的发布会,关于发布会的具体内容,在会前都会有一些消息传出来。

巴顿他们也会根据发布会的内容提前做些准备。

但今天是个例外。

没有任何消息。

巴顿问遍了周边的朋友,甚至专门打电话给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一位职员,想从他嘴里探听点猛料,但依旧毫无所获。

巴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的隔壁就是老对手《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席。

“嗨,乔治,你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

乔治苦笑地耸了耸肩:“现在谁都一样,但凡有点消息,恐怕圈子里早就传遍了。”

巴顿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主席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只有GWY新闻办公室的标语,没有任何其他信息。

下午三点整,负责主持会议的新闻发言人率先从后台出来,在一旁主持人的位置上坐下,满脸笑容道:“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GWY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我是今天会议的主持人文悦。”

文悦脸上的表情加语气,让在座的不少中国记者松了口气。

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实在是有些突然,官方三缄其口,央视那边也只是按照要求正儿八经地在新闻中播报了发布会的时间,关于发布会的内容没提过半句。

很多人都在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不过还好,从文悦脸上的表情来看,这次发布会应该是向外界公告好事。

文悦顿了顿,继续道:“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得比较突然,事实上,我自己也是在半小时前才知道本次发布会的具体内容的,关于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在这里容我卖一个小小的关子。下面,我们首先有请来自FGW、国资委、工信部、科技部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江城大学的庞学林院士上台。”

哗啦——

文悦话音刚一落下,台下一下子喧闹起来,噼里啪啦的拍照声夹杂着记者的议论声,新闻发布会大厅仿佛乱成了一锅粥。

一般情况下,GWY新闻办的发布会,通常都是各部委的司长亦或是领导出席,因此,文悦前面说出的那几人都没什么问题。

关键在于文悦提到的最后一个人。

庞学林!

中科院院士,江城大学教授庞学林!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国新办的发布会现场?

几乎在一瞬间,现场所有人都联想到了当初半年前庞学林和田宏打得那个赌。

庞学林宣称半年内搞出锂空气电池,学术界几乎一致地不看好,这半年来,学术圈内嘲笑庞学林的声音此起彼伏。

特别是随着打赌时间的临近,庞学林又没有向外界发布任何信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庞学林因为打赌失败,接下来估计要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等这一事件的影响力渐渐淡下去之后才会重新露面。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庞学林竟然会通过这种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

再结合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各部委领导人,那么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几乎呼之欲出了。

“这怎么可能?庞学林难道真的搞出了锂空气电池?”

巴顿不可思议道。

他身旁的乔治沉声道:“不好说,不过如果是真的,我估计白宫那位要头疼了。”

被媒体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不靠谱的总统特没谱去年顺利完成连任,虽然推特治国的方式让人吐槽,但在围堵中国的问题上,特没谱还算不遗余力。

因此,乔治很清楚一旦中国掌握了锂空气电池,对美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巴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凝重之色。

相比于这些外国记者,发布会现场的中国记者则一个个面露期待之色。

那些摄影记者更是不停地啪啪啪拍个不停,想要记录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时,文悦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道:“想必大家对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已经有所猜测了,下面,有请庞学林教授就金龙电池项目做具体发言。”

央视导播第一时间将镜头聚焦到庞学林身上,电视机前,无数正在收看这场新闻发布会的国人们,一个个脸上露出期待与希冀的表情。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大家下午好,我是庞学林。想必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半年前我邀请原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教授柯顿·沃克教授前往江大,对锂空气电池项目展开研究,当时受到了不少学界的质疑。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我将就锂空气电池项目的具体进度向外界做一个汇报。”

“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完成了锂空气电池原型产品的研发工作,该产品的平均容量达到了2.78千瓦时每千克,充放电三百次时,依旧可以保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容量,充放电超过一千次,容量才会逐步降低到50%左右。经过专家团队的一致评估,我们认为该产品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接下来,我们的团队将会致力于继续提升锂空气电池的容量以及尽快推动该产品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另外,经过我们的商议,这款锂空气电池的正式产品名为金龙电池!好了,关于金龙电池的大致情况就是这些,接下来,有请FGW的杨主任就金龙电池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向外界做一个具体的讲解。”

……

庞学林的话音落下,发布会现场再次喧闹起来。

2.78千瓦时每千克,充放电三百次可保证百分之八十的容量,充放电一千次容量降低到50%……以及最重要的,该产品并非只是实验室产品,而是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可能。

这些消息,仿佛一颗核弹,瞬间在新闻发布会大厅内引爆。

紧接着,通过网络以及各种无线电波,传递到世界各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