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专权处理
就在周辰刚刚向正德皇帝禀报完情况,暗自观察朱无视神色变化的时候,后方假利秀的喊冤声更加地响亮了。
“皇帝陛下,利秀冤枉啊!”
微微蹙眉,周辰的眼眸当中了一抹愠怒,他头也不回地漠然出声道:“让他收声,免得惊扰了圣驾!”
得到了周辰的吩咐以后,负责看守假乌丸和假利秀的霸刀,二话不说直接就抡起了手里面的雁翎刀,带着刀鞘狠狠地拍在了假利秀的喉咙处。
霸刀的手底下极其有分寸,这一拍并没有拍断假利秀的喉管,不过却是足可以让他段时间之内发不出声了。
紧接着,霸刀的手臂抡圆,回过身来又在乌丸的喉咙处也来了这么一下。
顿时之间,惨遭重创的假乌丸当即将双眼瞪得浑圆,眼珠子都差一点瞪掉地面上。
这假乌丸自从被锦衣卫联手砍伤缉拿下来以后,自觉无力的他便表现的十分老实,眼下因为受到了假利秀的牵连,到算得上是惨遭无妄之灾了。
看着周辰手底下这些锦衣卫的动作,无论是正德皇帝也好,又或者是铁胆神侯朱无视也罢,所有人都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来。
刚刚周辰既然有胆量党政这么多人的面前揭穿假乌丸和假利秀的真实身份,那么他的手里面必然会有确凿的证据。
否则的话,周辰绝对过不去正德皇帝后续的询问。
因此即便是假利秀的声音再过娇媚委屈,在场当中的所有人也并不会同情他什么。
尤其是正德皇帝,他现如今恨不得是直接一刀活剐了假利秀。
要知道正德皇帝未曾登基以前,可是遭遇到过东瀛刺客的暗杀。
现如今再次有东瀛刺客将阴谋算计到他的身上来,他的心里面早就已经泛起了无尽的杀意。
只是因为要保持帝王的威仪,所以正德皇帝眼下方才并没有在表面上显露出内心的情绪来。
喜怒不形于色,这是弘治皇帝言传身教给正德皇帝的第一条为上位者之道。
冷漠无比地瞥了正在那里佝偻着身子痛苦不已的假利秀,正德皇帝声音淡然地对着周辰说道:“稍后将相应的证据呈到养心殿,只要确凿属实,朕便记你大功一件!
接下来你锦衣卫接下来如何行事,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朕不干涉,也不过问。”
耳中听得正德皇帝的话音,周辰的心里面亦是骤然为之一凛。
正德皇帝虽然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言语当中却是蕴含着两层深意。
此间事情如果证据确凿的话,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反之也同样是一个大罪大过。
擅闯未来皇妃居所,影响大明与友邦之间的关系,这些罪过那一条按在了周辰的头上,都足够让他没有任何好下场的。
对此,周辰到是并没有任何畏惧担忧的地方。
别的不说,单单假利秀是一个男子的事情,这就足以让周辰在正德皇帝的面前交差了。
只是因为要顾及正德皇帝的脸面,所以周辰并没有将这个情况直接摆在明面上来说罢了。
毕竟未来皇妃被刺客冒名顶替,这已经很是让正德皇帝颜面有损了。
如果即将被纳为皇妃的刺客还是一个男人,那恐怕正德皇帝就要直接沦为笑柄了。
到了那个时候,将这一切挑明的周辰必然就会为正德皇帝所记恨。
所以无论如何,这其中的详细内情只能够私底下在向着正德皇帝禀报,要少人知晓越好。
至于正德皇帝的第二层深意,那就是针对假乌丸和假利秀了。
天下间谁人不知晓锦衣卫诏狱的恐怖,让周辰和锦衣卫专权处理这件事情,那假乌丸和假利秀还有什么囫囵结果?他们两人的下场必然是凄惨无比。
由此可以见得,正德皇帝对于这些东瀛刺客的恨意是如何的剧烈。
了然了正德皇帝的种种深意以后,周辰当即拱手应声说道:“还请陛下放心,臣定然让这些贼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好叫外人知道,我大明天威绝不是这些宵小之徒所能够冒犯的。”
就在周辰口中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慈祥又不缺威严的声音突然间从众多锦衣卫的后方传了出来:“说得好,我大明就需要周大人这般的肱股铮臣!”
耳中闻得这道声音,正德皇帝的面容之上立刻便泛起了无尽的惊喜。
刚刚在得知假乌丸和假利秀乃是东瀛刺客的时候,正德皇帝的心里面就算是再过愤怒,他都始终是一副淡然无比的神色。
然而此时此刻,这道声音竟然能够使得正德皇帝的面色大变,可见这声音的主人在正德皇帝心里面的分量是如何地沉重。
“母后?!您怎么也在这里?!”
满眼惊喜神色的正德皇帝,他直接就大步流星地迈开了双腿,朝着锦衣卫后方声音传来的地方跑了过去。
与此同时,周辰亦是挥手示意锦衣卫向着左右两边四散了开来,赶紧给正德皇帝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胆敢阻挡皇帝的步伐,脑袋不打算要了不成?
当场中的锦衣卫向两侧散开以后,一行十多人的身影立刻就被显露了出来,正是先前到后院里面去营救太后的曹正淳和他手下那些东厂番子。
走在最前方的人,正是被曹正淳小心翼翼搀扶着的太后。
不得不说,曹正淳能够成为正德皇帝身边的近臣,他侍奉人的心思确实是十分地周到仔细。
太后被关押在这出云国使团驻地里面,处境肯定是好不到哪里去。
然而凭借眼前的情况来看,这太后就好似是什么危险都没有遭遇到,反而像仅仅只是出去游玩了一圈那般。
凤冠霞帔等该有的服饰,太后的身上竟然是一应不少。
这些服饰显然都是曹正淳所带来的,为得避免有损了太后和皇家的威严。
眼见得太后懿驾的瞬间,周辰和朱无视等人亦是连忙跟上了正德皇帝的步伐,上前来躬身行礼说道:“臣等拜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