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语文

看样子,这个系统任务短期内是完不成了,但可以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比如结合真行邦未来百年的规划,先选定第二座碧空洗大阵的位置,还有配套的环境改造方案。

宴席之后众人散去,华真行又一次来到了碧空亭,对大阵的改进,最更重要的目标还是炼制春容丹,他当然要自己先试一试。

华真行仍是用了一天工夫,炼制了八十一盒春容丹,耗时以及产量,与置入妖王玄牝珠之前并无区别。

但是很显然,炼丹过程已变得更容易掌握了,因此对法力的消耗也更小了,假如上次就已经做出了改进,司马值第一次炼丹恐也不会失败。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尝试了,让曼曼炼制春容丹。别看前日的演阵搞得很热闹,但只有这一步尝试成功了,才代表碧空洗大阵改造彻底成功。

曼曼很争气,她花了一天时间,成功炼制了二十七盒春容丹。原先的碧空洗大阵,只有养元术修为大成者才能借此炼制春容丹,如今则降低了要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春容丹大规模工业化量产,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假如不完成这一步改进,就算华真行能打造九十九座碧空洗大阵,他又从哪里能搞来九十九名高级养元术大师?

高级养元术大师也是大成修士,哪怕昆仑第一大派正一门也凑不齐这些高手啊!

冈比斯庭倒有可能勉强凑出来,但也不可能把他们都当成日夜不休的生产工具使用,没人能承受也没人会愿意。

就算养元谷理论上能培养出九十九名养元术大成者,难道将这些人都当成整年日夜不休的炼丹工具人吗?

能突破大成修为者,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就算在养元谷内部有司职,也顶多偶尔抽空轮值炼药,平日自己还要修炼,并有更多的事务需要他们负责。

将要求降低一等,五境圆满修为、精通养元术的六级导师,同样可以利用碧空洗大阵炼制春容丹,实际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导师和学员的基数足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华真行还是有把握培养出足够多的六级养元术导师,如今养元谷中就有好几十位了。

此事告一段落,标志着“春容丹研制任务”与“养元术教学任务”已彻底完成。

时间已是三月中旬,按计划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华真行就要去东国留学了。

这次几里国的公派留学人员当然不止他一个,总计有三百二十人,华真行和曼曼都在其中。几里国拿了东国的教育援助,所谓援助可不仅仅是钱,其中也包括留学交流项目。

如今所谓的交流基本都是单向的,东国也不可能公派留学生到几里国来,至少暂时不可能。

几里国唯一的大学被新联盟给封了,到现在还没有重开呢,几里国内学生都没地方上大学了,如今的官方渠道好像只能去东国留学。

其实在前几年,只要有钱有关系,几里国的学生可以去世界各国的大学读书。比如前政权的末代总统贝克莱,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茵国贵族式教育,还拿了好几个学位呢。

国际一流的学府不太容易进,需要实力与背景够硬才行,但国际上还有无数普通学院乃至野鸡大学,都是很乐意收留学生的,往往交了学费、混完学时就能发文凭。

如今这条路理论上也没堵死,私人假如有钱也有渠道,想去哪个国家读哪个大学都可以,但是官方的公派渠道,目前想留学则只能去东国。

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当然是进步,而且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几里国原先根本就没有公派留学渠道,想出国留学都得靠私人自己想办法去联系。

为什么?因为只有东国给这个面子有合作政策啊。

几里国的人才储备和外交资源都是有限的,能搞定这种合作项目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且从实用性来讲,几里国目前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有哪些是东国大学教不了的?

几里国已经选择了东国语为法定官方语言,在经济发展上也引入了东国的工业技术体系,那么在人才教育上的合作也是必然的。

东国接受的黑荒大陆留学生是有配额的,分派给很多所大学。

通过夏尔、王丰收等人以及外交部门的努力,今年东国教育部给了几里国五百名留学生的配额,这五百人需要有中学毕业证书,并通过东国方面的入学测试。

新成立的几里国教育部组织了三千名适龄中学毕业生参加了测试,结果只有三百二十人合格。

夏尔特地问华真行怎么办,是不是通过外交渠道让东国那边适当降低一下标准,就按现有情况取前五百名?或者再由欢想实业或养元术中心组织一批人?

华真行告诉夏尔就派三百二十人吧,宁缺毋滥,假如连这种测试都通不过的,就别派出去丢人现眼了,就算到了那边也很难跟得上课程,白白浪费教育资源与经费投入。

这个数字多少有点奇怪,堂堂几里国近一千多万人口,就找不出五百名测试成绩合格的中学生毕业生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个结果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几里国的基础教育当然非常烂,可以说连根都烂透了,但也不是完全都没有,否则当年董泽刚是怎么读的书、上的大学、当的律师?

仅仅是欢想实业体系以及养元术中心,就能组织五百人全部考核通过。可是这样的“人才”基本都已经参加工作,在各个岗位任职,是不可能说抽走就抽走的。

欢想实业在员工队伍中,也抽调了一百名符合要求者参加了这次测试,结果是全部通过。

这一百人将以公派委培的方式赴东国留学,由于占用了公派名额,欢想实业也要向几里国教育部交纳相关费用。

他们学习期间由欢想实业发放生活补助,身份仍是欢想实业的员工,学成后要回到欢想实业工作。

所有公派留学生的年龄限制,是十六岁到二十三岁之间。十六岁是几里国的法定成年年龄,二十三岁则是今年夏尔的年纪。

夏尔也不知哪根筋不对,看见这个政策又听说华真行要去留学,他居然也动了心思,找有关部门研究自己也去东国留学的可行性。

春节后刚赶回国内的沈四书感觉头都大了,不知道该怎么研究,于是就打电话去问尚在东国的王丰收。

王丰收也没劝夏尔什么,只是授意沈四书等人在制定政策时划了一条年龄线,恰好把夏尔给划了出去,而且划得还很合理。

几里国的中学毕业生并不少,比如夏尔就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公立学校毕业,一个班的在册学生有好几百名,上课时却从来连几十人的教室都坐不满。

几里国也有一批原私立贵族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但他们相对数量很少,此次参加测试的人数也不多,通过率同样很低。

这批人的家庭在原先的几里国非富即贵,要么其家族在解放运动中被镇压了,要么随其父辈早就跑走了,能够参加此次测试的人数当然不多。

而且说实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水平也实在有限,有些事不能只看学校条件怎样,还要看整体的社会大环境。

这次的入学测试用的是全东国语试卷,而这些人从小接受的都是茵语或兰西语教育,不仅语言不通,文化体系上也完全不同,这也极大地增加了测试难度。

得益于新联盟近几年来在各地推广的东国语普及教育,几里国教育部门这次才能组织三千名适龄中学毕业生参加测试,否则除了东国侨民之外,恐怕连五百个人都凑不齐。

当地土著语言没有文字,所以文化教育必然要选择外来的语言文字。几里国历史上先后经历过兰西语、汉森语、茵语时代,留下了三种法定语言,官方常用的曾是茵语。

语言文字体系的改变,意味着文化、政治、经济等整个社会运行体系的切换,这种代价是巨大的。越成熟、越发达的现代国家,这么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乃至于无法承受。

而几里国在这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就因为它足够烂,做此切换的成本极低。反正绝大多数人原本就是文盲,就算学过几句茵语会话,水平也上升不到文化层面。

经济、文化水平足够烂,反而成为了改革的巨大优势?有时不得不说世事就是这么荒诞!而且对几里国来说,这不完全算一种改换,更是从头重新构建。

新几里国成立前后一直坚持韬光养晦的策略,尽量避免引起外界的过多关注,太过弱小的实力经不起外部庞大势力的干涉。

这里原本就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几里国只要不闹出圈,就掀不起什么浪花,甚至都不会有人多看几眼。但某些方面的举措,还是招致了外部势力的介入干涉。

很多人事先是没想到的,而华真行事先可能想到了也可能没想到,但无论如何,这一条既定国策是无法改变的,就是将东国语定为官方语言。

几里国在这方面做得已经足够小心了,原先的政策其实很委婉,只是将三种法定官方语言增加为四种,将东国语添了进去,而兰西语、汉森语、茵语仍然保留。

而在实际工作中,则是将东国语当成唯一的官方语言,所有官方文献都使用东国文字,这也算是一种暗度陈仓的做法。

尽管如此,还是招致了外部势力的敌意与干涉。在几里国全境解放之后、新政府正式成立之前,新联盟就曾挫败了一起未遂政变。

该政变由境外机构策划并提供经费,预算为百万米元,收买境内残余黑帮势力,企图搞一场武装暴动推翻夏尔政府。

政变的幕后策划者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是干掉夏尔,其二就是政变者上台后,要废除东国语的官方语言资格,并全面废止已展开的民间东国语教育。

有人可能会感到很纳闷,具体选择哪一种官方法定的语言文字,不是几里国自己的事吗?

以几里国的现实情况,选择一种外来语言是必须的,由此才能建立相应的文化教育体系,这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前提。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多种官方语言,几里国只不过将东国语加了进去,就招致了这样的干涉,甚至有外部势力想要颠覆其政权。

这其中涉及到的问题就太复杂了,实际上也没人在意几里国会怎样,夏尔死不死都无关紧要,它主要是针对东国影响力的遏制手段。

大致就在同一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一种针对东国的言论,很多国际舆论工具都纷纷指责东国在黑荒大陆搞文化侵略。

你听听!这明明是几里国发生的事情,是几里国自行的选择,但在相关的国际舆论中,连几里国的名字都没人提起,更没人知道这个国家的元首因此险遭杀身之祸!

这也许就是小国的悲哀吧,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以及国际关系体系中,几里国是如此的无足轻重,更别说得到尊重了。

在此过程中还发生了不少事,公开或暗中的,除威逼之外也有利诱。比如就有境外机构用种种手段收买或影响新政府中的相关官员,企图诱使他们设法改变几里国的政策。

夏尔虽然已算是一名政治家,但仍有相当年轻与稚嫩的一面,他也被激怒了。

既然有人都要干掉他了,他还有必要藏着掖着吗?于是在几里国新政府成立后,修改了原定的议案,干脆就将东国语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