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十载的变化
“国师,厂公已经将扶桑打下,整个扶桑尽皆臣服在我大明的铁骑之下,厂公不日即将班师回朝,不过他知道国师您老人家素来喜爱灵石,所以今日特别命令我等跨越重洋,将整个扶桑搜集而来的灵石加急护送过来。”
华山派中,早已扩充到数亩之大的正殿之中,一位身穿银甲的将军领着数十个挑着扁担的士兵在下首单膝跪地,眼神狂热的对着上首的徐毅恭敬道。
“嗯!化田有心了,你们先将东西放下,然后速速回去通知他回到朝中休整一月之后,再次领兵去征服周边国度,至于朝中之事就无须他担忧了。”
徐毅看着殿中的数百口大箱,眼中露出一丝满意之色,随后对银甲将军吩咐道。
“是!”
银甲将军见到徐毅发令,哪里敢有半分质疑,连忙恭敬回应,随后立刻带着一众士兵离开。
“属性面板,开始吸收源力!”
见到众人离去,空旷的大殿之中,徐毅汹涌澎湃的真武内力一卷,将无数灵石“蓬蓬蓬”地从箱中卷起,再次开始了吸收源力之旅。
“一万点!”
“十万点!”
“一百万点!”
“一千万点!”
“一亿点!”
伴随着徐毅的吸收,属性面板之上的源力数字疯狂跳动着,几乎每一个呼吸源力都会暴增百万点,很快属性面板上增加的源力便直接突破了三亿大关,达到了恐怖的三亿六千七百万点源力。
宿主:徐毅
年龄:18
身份:江湖散人
武学:《宝光琉璃身》、《紫极神功》、《正气剑歌》《混元一气功》、《独孤九剑》《惊艳一枪》《太极拳》(圆满,不可升级,不可提升)……
修为:真武七重天巅峰
宝物:无
源点:5452623781
可使用功能:
①穿梭时空
②提升道行
③升级融合
④洞彻万物
……
“三亿六千多万点源力,没想到整个扶桑的灵石加起来竟然比之中原大地一省之地的灵石还要少上许多,看来三百年前灵气复苏之时中原大地才是真正得天地气运所钟之宝地,远远非其他异邦国度可比。”
看着整个扶桑所有灵石给自己提供的源力仅仅只相当于自己原来的一个零头,徐毅心中不由失望万分。
“罢了,继续派雨化田征战吧,等到大明统一全球,或许就是我回归之时。”
徐毅目光远眺,看着外界碧蓝的天空的和洁白的云彩,心中期待着。
………………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惶惶四十载,弹指一挥间。
四十年,这对于所有普通人来说都绝对是一个极长的时间了。
在过去的时光里,大明王朝的普通人如果不习武,怕是大多数一辈子也就四五十年的时光而已,极少有人能够迈过六十岁的大关,活足一甲子。
哪怕现在生活条件富足,大明百姓寿命普遍延长不少,四十年也不是一个短暂的时光,足以让整个世界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呜呜~
轰隆!轰隆!轰隆……
一阵阵雷鸣般的汽笛之声响起。
坚实的铁轨之上,一条长达上百米米,犹如远古泰坦巨蟒般的钢铁长龙飞速地在其上行驶着,将一节节车厢中的旅客从遥远的金陵运往京城。
“世界变化真是太大了啊!”
看着车窗之外无尽金黄色的稻穗田野,车厢柔软的卧铺之上,一位白发白须老者心中升起无限感慨。
他还记得四十年前,他十几岁之时。那时的大明虽然比起以前诸多朝代算是难得盛世,号称万国来朝,但在一些偏远之地,也同样也不少人吃不起饭,一些无儿无女的老者无人赡养的情况。
但是到了如今,有着国师派人培育的“超级水稻”,整个大明王朝便再无人口饿死,哪怕再偏远的地方也有了足够粮草辎重供人吃喝,有了布匹衣料供人穿着。
大明国库那更是充盈无比,不知藏有多少粮食钱财,支撑整个大明这数十年的高效运转。
不仅发明了火车、电力、机械等等匪夷所思的科技产物,而且也拥有了更加强大的钢铁轮船与火炮火枪,支撑着大明军队远渡重洋之外,征服四方。
如今四十载过去,整个世界早就已被大明铁骑完全征服,全球的版块之上,除了无人涉足的南极北极等地,处处都插上了大明王朝的旗帜,无尽广袤的土地上,从此之后都只有一种文化流传,那就是华夏文化,所有子民,无不以“炎黄”二字为荣。
“国师,真乃神人降世,佑我华夏文明啊!”
看着这亿万里的锦绣山河,老者内心升起无限崇拜与感激。
国师功劳之高,早已盖过古今,圣人二字都不足以形容其丰功伟绩,唯有神人才能勉强表达他功绩的分毫。
………………
“是时候,该离开了这方世界了啊!”
三千三百丈之上的华山之巅,早已头发花白,面容苍老的徐毅负手而立,如同一棵万古青松般看着这亿万里的锦绣山河,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这方世界虽然不是他第一世那个大明王朝,但看着如今的华夏古国如此昌盛兴隆,华夏民族人人皆为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而自豪,以徐毅如今的心境还是忍不住心中高兴。
毕竟在那个似是而非的时空中,经过外国蛮夷上百年的摧残。即使后世国家腾飞,与西方雄鹰帝国各占东西二方,并列为世界两极,但许多人心中对于自己国家文化不自信的种子却依然潜藏心底。
不仅对于鹰国跪舔,甚至对于一些极其落后的国家也能找出种种好处来批判自己的文化、国家。
却忘了那个被他们所批判的古国才是这五千年内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即使跌倒也会迅速崛起的伟大国度,那些人的嘴脸实在是可恨、可怜、又可笑!
不过,好在如今大明的子民不会有这种念头了,而且永远也不会了。
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