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魔杨子江

第三章学魔杨子江

刚刚学会了航空航天基础专业知识和各国语言的杨子江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可能是当初念力初醒的时候他的大脑被庞大的数据流给改造过了。

现在杨子江不论怎么学习,怎么折腾,都没有什么感觉到比如头昏脑胀、精力不够了之类的事情发生。

通过学习,杨子江这才知道了航空和航天知识的区别。

原本他还以为两者只是一个意思,现在才知道原来航空更大的是针对地球大气层内的飞行活动,而航天才是针对大气层以外的飞行活动。

杨子江想要学习的主要还是航天知识,当然,航空知识在为航天知识服务方面也具有极强的基础性作用。

现在,所有的专业基础知识既然已经融汇贯通了,那么杨子江理所当然的就想去学习更多更深奥的知识。

再有就是看看人家科研人员究竟是怎么亲手做实验的。

好在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努力”,杨子江现在的念力空间半径又有所增长,已经打到了半径3000公里。

现在整个天朝的版图都在杨子江的念力空间范围之内。

只要杨子江想,他就可以知道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事情,包括科研秘密。

所以,坊间传言——华清池大学航空航天专业教室怪人再现!这次还是一直盯着一本航空航天史看个不停,甚至有时候能够看到半夜还不睡觉!

而且一本航空航天史还能被他看出花样来,仿佛就像是看一本小说一样,有时候还能听见怪人一边看书一边唉声叹气或者是喜悦的大叫“原来如此”的惊叹声。

直到因为过于扰民,被学生会工作人员出面纠正为止!

杨子江就只能做一个沉默的怪人!

杨子江确实是深入的沉醉到“学习”之中了!

实际上,不论是华清池大学、哈工大学、未名湖大学、天朝航空大学还是其他各类研究院,凡是在杨子江念力空间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都被杨子江当做了重点关注对象。

各种对于这些研究生、博士生来说可能都是玩过几百遍甚至已经玩腻歪的实验过程,杨子江都“看”的津津有味。有时候跟着人家一起“研究”到半夜也就是常有的事情了!

原来杨子江还只是个外行,看什么都只是觉得有趣。

现在不同了,现在杨子江可以说也是一个理论强者,只需要再加强实践的锻炼,就能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了。

所以呢,现在杨子江再看这些科学实验也能做到既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原来这个理论实验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太神奇了!”

真正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杨子江就更察觉到学习的乐趣了。

为了更好的进步,杨子江也对各种科学实验的难易程度进行简单的区分。

先从简单的开始“观察学习”,然后才是学习困难的科技问题。

毕竟即便自己学习了航空航天专业这么多课程,可是有的时候碰到了和航天航空专业知识擦边,但却又不属于传统上航天航空专业的知识时还是不懂。

“TMD,不懂咱就学,有了念力空间,咱老杨还怕过谁来?”

这就需要杨子江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领悟!

所以,华清池大学里的怪人传说一直持续了好久好久………

可是华清池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可是经常被杨子江阅读。

天体物理学、机械科学、动力学、线性代数、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立体几何学、航天材料学、建筑设计学等等等等。

这些知识都是在杨子江碰见了新的实验,遇到了新的难题后又去学习的新学科。

“人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明白自己的无知!”

现在的杨子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先贤们会有这么一句话流传下来。

越是通过学习和观察实验掌握了各种知识,杨子江就越觉得自己不会的东西太多太多!

而为了继续研究透彻这些自己不会的东西,杨子江又不得不去努力学习,以便掌握更过的知识去解答自己所迷惑的问题。

要知道,人类发展几千年以来形成的科学文化体系可是非常庞博复杂的,尤其以近200年时间取得的成果最为丰硕。

有人做个粗略的计算,光是这200年来人类新掌握的知识,如果全部打印出来编成书,都能塞满一个城市!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那一个人能够单靠自己就能实现把某一个学科完全掌控。

即便是有,也是专精于一点,而不可能像杨子江一样妄图通过自己一个人去实现推动整个人类走向太空的梦想。

那需要的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假使杨子江没有念力空间的帮助,即便是努力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

即便是杨子江这样神一般的学习速度,想要学完全部这些知识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凡事尽力而为!有那么一两个月时间内,杨子江仿佛入魔一般学习着能够接触到的一切知识,甚至已经不局限于物理、化学这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人文知识在内的社会科学也成了杨子江不断汲取的养分。

好在还有父母和陈雨欣经常的关心以及宿舍三个兄弟偶尔的联络,使得杨子江能够做到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时经常还上上岸,没有彻底的溺死在这片茫茫没有边际的大海里。

随着杨子江不断的在向天朝各个顶尖科研机构“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

到了最后,杨子江已经能够发现一些科学实验中出现的专业性失误!甚至是从更高的层面对科学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其实天朝的科技发展在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超越国际平均水平。

但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天朝的许多科学家已经习惯了关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闭门造車,肯定就没有人家为了拿钱而集合到一起的外国科学家研究的快!

毕竟诸葛亮再厉害,也抵不过三个臭皮匠!

而杨子江通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早就已经将各个科学团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的一清二楚。

针对这些科研机构相互之间的重点优点难点一比对,用别家的优点去填补修正存在难点问题那家的科研项目,往往能够发挥较好的作用!

用杨子江自己的话说:“这就叫掌握了科技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