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扫地神僧(下)

扫地僧竟决心将所有的罪业都由他一人来承担。

这种佛心几乎已接近于当初立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之宏愿。

他指点李不负一门武功,便换取李不负不去记恨一人;而鸠摩智和慕容博有两人,他便决定指点李不负两门武功,来化解这场恩怨。

李不负突地陷入沉思。

在没有遇见某些人之前,人们甚至很难想象世上原来真的会有这种人,这种佛心。

李不负思索良久,大有所感。

而扫地僧也就静静地等着他思索。

过了多时,李不负才缓缓道:“好,我答应前辈,出去之后定不会主动与慕容博和鸠摩智为难便是。”

扫地僧点点头,又叹息道:“好,这已很好。你不主动与他们为难,但他们若是再与你为难,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李不负道:“多谢前辈。”

扫地僧道:“那么你想好要我与你讲哪一门武功了么?”

李不负想了一想,自身会的内功与武功有“神照功”、“无相神功”、“血刀经”、“无相劫指”、“金刚般若掌”、“五岳剑法”、“火焰刀”.......以及各类刀法,甚至还有一些“中平枪法”等等。

如果要从中挑出一门武功来请扫地僧指点,一时之间他也无法确定选择哪一样的价值最大。

过了半天,李不负突然灵机一动,将怀中的几本《小无相功》拿了出来,问道:“前辈可知这门心法的修炼法门?”

他心里想着:反正鸠摩智已和自己反目,多半以后也很难从他那里得到《小无相功》的正确修炼方法;但观鸠摩智对其又是非常看重,心向往之,所以李不负也对这门心法颇有些好奇。

扫地僧接过李不负递来的“账簿”,稍稍翻了几页,道:“我道为何吐蕃国师身上隐隐有些‘小无相功’的痕迹,原是从你这里得来的。”

李不负不由吃惊,他并未告诉扫地僧这是哪一门心法,但扫地僧稍稍看了几眼就推测出来,说明他也必然通晓其中的秘密。

更神的是,扫地僧还一眼就看出了鸠摩智学过“小无相功”,这实是远超出寻常武者了。

李不负道:“还请前辈赐教个中秘密。”

扫地僧摇摇头,却又将账簿还给了李不负,道:“这门‘小无相功’乃是逍遥派的独传之秘,恕我无法讲述与你。武林中最忌讳窥探他门武学,小施主,你想必也是知道的。”

“逍遥派.......”李不负道:“嗯,那么便不让前辈为难了。”

扫地僧道:“你再换一样来吧。”

李不负道:“晚辈所修的心法,乃是一门神照功,前辈可曾.......”

他说到此处,便住了口,只因他认为扫地僧不一定知晓这门心法,可能未必能够与他指教。

扫地僧平淡地道:“你且讲一讲这门经文的大义。”

李不负略一沉吟,随即便道:“神照经中,内力由从胸走手,由手至头.......”

他背诵神照经字,大约背了一炷香的时间,扫地僧才颔首,说道:“这门心法的要义是什么?”

李不负道:“如神当空,观照自身。”

扫地僧道:“是极,看来你的领悟并未走上偏路。”

李不负道:“晚辈侥幸。”

扫地僧道:“那也就不需要我再多作饶舌了。”

李不负面上有些惊讶。

扫地僧道:“你既走在正途,随着修为积累,自然水到渠成,可入至境。”他说到此处,又笑道,“何况你对这门功法懂得自是比我多了,我又怎敢谈得上指点?”

李不负道:“晚辈不敢说比前辈懂得更多。”

扫地僧道:“你不须谦虚。”

李不负又想了半天,说道:“我早些年前,曾机缘巧合之下得过一门金刚般若掌,还请前辈指点。”

扫地僧微微动眉,道:“金刚般若掌?你且使来我看一看。”

于是李不负立时在扫地僧面前演练起来,一掌接着一掌,有板有眼,相当熟练,而且力道刚猛,激起劲风,吹得藏经阁中的经书一阵散乱。

他虽没有太过精擅于少林武学,但显然看得出,他在上面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扫地僧看了半晌,忽地走到李不负对面,伸出一手,迎着他拍去,与他过起招来。

与李不负的劲力汹涌,刚猛大力不同,扫地僧的每一掌都虚不着力,仿佛无劲,但偏偏又非常平稳,合规合矩。

李不负好几次想要去拆解他的招式,却都被他轻易化去。

扫地僧的掌力宛如一条鱼在水中遨游,任凭大海的浪涛多么可怕,但也很难伤及一分一毫。

约莫到了二十招后,李不负终于找到机会,左掌一带,右掌猛地击出,与扫地僧的手掌并在一起。

啪。

两掌相击,李不负的掌力往前推去,却发觉前方竟完全是空的。

扫地僧竟似根本没有使用掌力与他对拼。

而他的内劲稍稍再一进,探入扫地僧手臂之时,却忽觉不妙;在同一时刻,他的人已飞了出去。

好在扫地僧并无伤李不负之意,李不负只在空中翻了三个身,便又立在了地上。

扫地僧道:“你看明白了吗?”

李不负迟疑道:“您......您用的也是金刚般若掌?”

扫地僧道:“不是。”

李不负道:“可我见两门掌法有许多相似之处,像是出自一门掌法,只是运劲之法不同。”

扫地僧道:“我方才用的乃是‘般若掌’。”

李不负道:“般若掌?”

扫地僧道:“不错,最后那一招便是般若掌中的‘一空到底’。”

他接着道:“你若要以勇猛大力制敌,不如去看《大金刚拳谱》。若非要以金刚掌力使‘般若掌’,使其成为一外门掌法,力道虽强,成就也快,我却觉是落了下乘。”

这少林七十二绝技,本非达摩祖师一人所创。有许多绝技乃是后代武学造诣颇高的方丈、高僧所留下,是以这门“般若掌”在许多时期与不同的僧人便有不同的用法,各人见解相差甚远,亦便生出许多武功上的差异了。

扫地僧接着又道:“不过这只是我一家之见,未必概全,你的武功属你自己练就,其实不必听我太多。”

李不负这下暗思:你说要再指点我一门武功,现在却又说让我不必听你太多,那你又何必指点于我?

他朝着扫地僧望去,忽见他脸带祥和,目中含笑。

李不负顿时大悟,躬身道:“多谢前辈指点!”

扫地僧道:“不必谢。”

也不见他怎么动作,但已有一股轻柔的气劲将李不负的身躯扶起。

李不负却犹在思考方才扫地僧说的话。

他懂得扫地僧的意思——他的武功本已极高,这门金刚般若掌对他而言,可有可无,增益实则已经不大;但他却像是有些执着于武技,放之不下了。所以扫地僧才会说出那番言语。

细细思来,慕容博和鸠摩智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二人的武功之高,天下少有,也许连某些少林绝技的创始者也未必比他们强上多少,但二人却对于少林七十二绝技念念不忘,企图全部学完,那却是有些入魔了。

扫地僧道:“武道一途,本当多方借鉴,取长补短,能够融贯一身,自是极佳。但到了你这等境界之后,不求诸己,反求诸人,那或许便有些不妥了。

他说完此话,李不负再拜。

“但还有一事,晚辈不明。”

扫地僧道:“请讲。”

李不负道:“为何先前前辈唯独将我留下?何谓有缘?”

扫地僧道:“你纵不问,我也要与你说来的。这神人之上,其实还有一层境界,但举世已不见其功者。可我在你身上,仿佛又察觉到了那境界的一些意味,是以破了静心,将你唤来,还请你莫见怪。”

李不负连道:“自然不怪,自然不怪。”

扫地僧却不等他再问,而是径直走远,道:“堪破虚空,堪破虚空.......也许有天我不欲再堪破虚空之时,便可真的堪破虚空,到另一处去了。既是如此,堪不堪破,又有何妨?岂可为一虚无,扰了本常?”

李不负听到“堪破虚空”四字,忽地便想起了什么,正要询问,扫地僧已不见了。

只有在耳边传来扫地僧的一句话:“小施主,这次还要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你日后可再来藏经阁寻我一次。阿弥陀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