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使
襄国内,项策羽的使者项伯快马加鞭来到这里,第一时间便是拜访了陈多,提出要与张顺见面,劝说张顺让齐楚与常山两国联盟,联合对抗李适兵威的建议。
而陈多本人在咸阳被说孟西白暴打了一顿,几乎是常山最坚定的主战派,所以很快便安排了张顺与项伯两人的私下见面,一起商量结盟的事宜。
毕竟很多东西不可能放在明面上直接说,一般上都是商量好了,然后在明面上宣布。
而张顺也对李适发过来的战书感觉到恐惧,项伯的到来,张顺自然要听听意见。
“见过常山王!”项伯见到张顺,便是恭敬说道。
“项兄,你我不过数年不见,何必如此生分!”张顺倒也没有端着架子。
身为赵国名士,项梁还在时,张顺还是见过项伯的。
此刻,张顺道:“项伯兄此来可是为了甘章进攻齐楚之事,还请项兄放心,常山国与楚地唇齿相依,我定然支援粮食千石,以表心意。”
“常山王以为我来此地是为了齐国吗?”
项伯看着张顺不想要惹事的样子,不由耐下性子,解释道:
“甘章虽有十数万之众,但于我大楚有坚城郯县可疲汉军,之后一而再,再而衰,等到汉军疲惫,自然一战可定。
与之相比,这不过只是汉军侧翼的牵制,而他牵制我齐国,又为得是什么!”
听到这,张顺有点难以置信,但为了保持名士风度,却也依旧从容不迫,目光看向陈多。
一边的陈多道,“听闻赵国雁门,也受到汉军骚扰,汉军张开双翼,牵制住代国与齐国。
大王,李适这是要把真正重心放在了我们身上啊!”
“放他老母!”张顺在心中狠狠的骂了一声,自己好不容易容易混到了诸侯王,享福都还没有享几天,结果李适就把注意打到自己身上了,这世界还有比自己更惨的家伙吗。
当然,想是这么的想,张顺依旧还是冷静道:“我常山国却也不是好惹的。
哪怕李适有甲兵二十万,这二十件盔甲我拿不出,但十万将士,常山国还是能拿得出的!”
项伯看着张顺的自信的样子,真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吐槽比较好。
作为反过秦,败于汉的项伯,那多少是带过兵的,清楚知道张顺召过来的士兵只是杂兵。
但李适的士兵呢,不论曙光军团,还是禁卫军团,那至少是一天赋打底的啊!
但项伯还是要继续对张顺奉承,道:“常山国的实力,我等自然清楚。
但汉军势大,你我两国唇齿相依,早日定下盟约相守相望,共同对付汉军才是正理啊!”
项伯在一边大谈双方相守相助,陈多在一边推波助澜,张顺的确是相当的心动。
但他心中隐隐约约又有几分的担心,若真跟齐楚结盟了,那就必须要跟李适对上了。
李适虽然下了战书,这不是还没有打过来嘛,多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啊!
“报,汉军使者申屠嘉求见!”这时候,一名侍者进来,对张顺道。
“有请!”张顺听到了侍者的言语,却也不敢怠慢,连忙让申屠嘉进来。
申屠嘉进来之后,却是看了一眼坐在了张顺一侧的项伯,然后把目光对准了张顺,道:“在下汉军使者申屠嘉,见过常山王。”
“汉军派你过来,可是有何要事!”陈多这时候站起来对着申屠嘉说道。
申屠嘉看了一眼在主座的张顺,然后不卑不亢的说道,“阁下莫非是常山王乎?”
“我自然不是,我乃是大将军陈多是也!”陈多听到申屠嘉的话不由道。
“我乃是大汉使者,代表汉王李适而来出使常山国,自然是与常山王对话。
常山王都还没有发话,你又插什么嘴。
若阁下能够代表得了常山王做出任何决定,我便是与阁下告知!”
申屠嘉面对着陈多丝毫没有任何要退缩的意思。
听到这话,陈多原本还想要争辩什么,但张顺道:“汉王让你来做什么!”
“汉王派我出使,希望常山王能够学习韩王与衡山王归降我大汉,若现在归降,百姓免遭刀兵之害,将军可享世代荣华,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申屠嘉道。
“衡山王吴芮投降李适了?”听到申屠嘉的话,张顺心中带着几分意外道。
申屠嘉还真没想到张顺好像还有几分意动。
他又不知道上层谋划,只单纯感觉要真把张顺给说服了,那自己怕就立下了大功了。
所以申屠嘉加紧道:“正是!衡山王吴芮在阅兵典礼之后,见识我大汉政通人和兵家富足便主动归降,使得南阳以南得以和平归附,而吴芮本人更是受到大王的重用。”
这让张顺倒有几分心动,毕竟吴芮过的挺好的,那自己投降是不是也能享受到这待遇。
陈多就见到了张顺仿佛被申屠嘉给说动了,连忙道:
“衡山王的封地,地广人稀,军力弱小,纵然是我也能一战可擒,毫无争霸之能。
但我常山国乃旧之赵国,百姓多悲歌豪侠,军士有二十数万,若李适给与我常山国尊敬还好,若不与尊敬,且试一试看看我等是不是软骨头!”
说实话,陈多是真的不想要投降李适,而且在陈多看来,想要打败李适也许不容易,但是想要守住河北却也未必不是不可能。
“常上王也是这个想法?”申屠嘉对张顺再次询问。
张顺脸上明显带着迟疑,但看看身边的陈多与项伯,还是一脸正色的对着申屠嘉说道,
“若贵使想要靠三寸不烂之舌,便想匡走我国土地,令我束手就擒,除非从我常山国军民的尸体上跨过去!”
“既如此那在下便告辞回复大王了,希望等到我军兵临巨鹿,常山王依旧能够如此!”
申屠嘉没有丝毫要多留的意思,说完这句话,便果断撤离了。
“如此常山与大楚两国结成同盟!”项伯道:“不若大王取那汉使的头颅祭告上天!”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张顺到底有几分名士风范,道:“将其驱逐也就是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