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全灭

而有了空间传送的能力,传送到目标的身边进行近身搏杀,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那容易将自己带入危险当中。

掌握了空间传送这一项,就意味着可以进行跨视距进行攻击,不需要传递的过程,直接把大杀器送到目标的身边。

李四传送到岳斯的背后,是一个战术应用,为了是牵制岳斯的注意力,把一个浮游作战平台扔到他身边。

一道镭射光束几乎是贴脸地朝着岳斯射来,然后被他用手掌挡住,高能粒子被他使用异能吸收。

“封术吸印!”李四惊呼。

“那不是对查克拉忍术才有效果的吗?”王五同样发出惊叹。

然后岳斯手指一点,一道高能粒子束从他的指尖生成,瞬间便击毁了那台浮游作战平台。

随后,这道粒子束如同刀刃一般横切,斩向李四王五两人,两人瞬间启动了空间传送,离开了原地,然后身形不断在一定范围内闪烁,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不到一毫秒,就像开了飞雷神之术的波风水门一样,以多次瞬间移动来干扰对手的锁定。

在这过程中,不断以镭射、高能光束、斩击对岳斯进行骚扰,这需要使用着拥有极强的反应能力,能够在那一毫秒的时间里锁定目标并进行准确的攻击——不是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刘一被岳斯一直擒拿着,就相当于人质,他们只能那样做。

但岳斯的反应同样不慢,手中禅杖挥舞,总是恰到好处地挡住镭射与斩击。

如来神掌第五式·空间闭环·迎佛西天。

虽然在王五和李四两人看来,他们两个是在不断地进行空间跳跃来保持机动状态,但是在岳斯面前,他们其实一直是在自己面前,不断地保持着将自己所在空间压缩为一点又还原成正常的状态,只需要将禅杖竖起,他们的攻击会自然而然地落在上面,等于是竖了块靶子等着他们自己来撞。

岳斯单手拉出一柄猩红的光剑,其中酝酿的是幻能量,因大撕裂而形成的空间裂缝开始出现。

挥剑斩出,幻能量造成的大撕裂将一切物质从原子层面进行粉碎,空间在这一斩之下也蔓延出长长的裂缝……一切事物在这一斩之下毫无存留。

而在李四和王五眼中,则是有猩红的光剑跨越了空间,如同末日一般向他们斩来,虽是同一道光剑,却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位置的两人面前,他们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将两人的身躯与灵魂泯灭之后,岳斯收起光剑,反手一掌拍在刘一头顶之上。

如来神掌第九式·情感光谱能量·万佛朝宗。

一股情感之炎从刘一灵魂深处燃起,灼烧其本身的存在。

“无明业火!”

刘一喃喃一句,那股火焰是他的情绪之火,是喜怒哀乐忧思惧等情绪的具现化,是佛教的恶业之火。

唯有真佛才能在这一掌之下存留,就连菩萨都无法避免,因为他们“觉有情”,勘破自己的情见,未能觉悟他人之情。

虽然炼得琉璃金刚之躯,但也不过是罗汉之境,并且刘一的心境并未随着战力的提升达到那大智者的境界。

业火自内而外地燃起,刘一并没有因为火焰灼烧而感到痛楚,因为那是寂灭之火,连疼痛都一并燃烧掉了,最后的最后,他连一捧物质灰烬都没有留在。

战斗的过程看上去过了很长时间,但从岳斯将陈二抓到手里以光剑斩杀、到被业火烧个干净的刘一这最后一人,前后也不过是一个呼吸的时间。

岳斯将禅杖轻轻一抛,它便消失不见,而岳斯自己也消散成一股清气,随风而逝。

月级巡洋舰之上,岳斯的本体接过跨越空间而来的禅杖将其收起,然后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

辽国与西夏皆已攻下,并留给机械神教足够的时间,将承诺给他们的十座城市的人口自行带走——但是机械神教做得太过火了,不仅把那十座城市的人口一扫而空,就连牲畜都没有放过,如果不是工作量太过庞大的话,那十座城市范围之内的蛇虫鼠蚁也会被一扫而空。

对机械神教来说,无论人口还是牲畜,都是珍贵的古泰拉生物样本,是非常有价值的存在,能获得多少就获得多少。

不过这也给岳斯行了一个方便,那些地方的人口被强制迁移出了,拆迁重建工作就方便很多,负责设计规划的是极限战士的几位老兵还有一批泰拉行政人员。

他们参考了大宋的建筑风格,重新规划了十座城市,以及以这十座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运输在内的基础设施。

设计图纸以立体投影的形式呈现在岳斯面前,由极限战士为他进行讲解,他们在设计之初就收集了这颗星球的大气运行以及地质构造还有板块活动数据,建造的建筑经久耐用,不会被自然灾害所摧毁。

并且在外观设计上并没有生搬硬套帝国那一套,而是尽可能还原大宋的美学观念,让大宋百姓搬迁到这些新建的城市当中不会产生身处异国他乡隔阂感。

而这些城市当中,虽然没有高楼大厦,甚至五层以上的建筑都很少见,但可以容纳的人口是以百万计的,在这个时代属于顶级大城了。

失去了敌人、获得了大片土地之后,可想而知,即便不用岳斯插手,大宋的人口将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新增的土地将会一定程度上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

大宋的土地是不抑制兼并的,虽然因为发达的商业活动,大地主们达不到明朝那几时万顷的规模,但土地兼并就是土地兼并。

所以美帝总喜欢以对外战争的方式转移内部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矛盾,因为战争能够对他国进行掠夺资源,以及将对方变为产品倾销地,以此来盘活经济。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调查了大宋的粮食耕作方式,以及各类粮食以及经济作物,以大宋的文化科技水准,针对性地进行了改良,粮食的产出跟得上人口的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