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最终之战(上)

这盟主之位,谁不想坐?

先有重耳尊王攘夷,后有齐桓公九盟诸侯,驱逐戎狄。

而今汉室飘摇,又到了天下大乱之时,一旦成为诸侯盟主,将得到难以想象的声望,麾下势力更会暴涨。

因此,脱离袁绍一党的曹操对盟主之位颇有想法。

首先,他自身官位不低,比二千石。其次,家室不差,父亲曹嵩前年出任太尉,位列三公。最后,族中兄弟皆在此处,可为讨董主力。

眼下乌程侯孙坚主动退出竞争,那么机会……曹操暗自窃喜,准备厚着脸皮,来个毛遂自荐。

就在这时,退到后面的琅琊相陈源主动开口:“孟德公名门之后,可为盟主。”

一旁,颍川丞、东阳丞面露后悔之色,此次赶来会盟,不正是为了抱大腿、刷存在感吗?

结果却让琅琊相抢了先!

然而,没等曹操回应,北海太后孔融率先反驳道:“盟主之位怎可交由宦官后人?”

曹操之父曹嵩,为大宦官曹腾养子,名声虽好,但却并非士族,对此,负责主持仪式的孔融甚感排斥。

韩馥亦是如此。

至于刘岱,原本不打算当盟主的他突然觉得自己行了,不就是比家室吗?要知道,他可是高祖刘邦的直系后人,完全可以争一争!

“老匹夫,你说甚?”

听闻有人戳自家兄长痛处,夏侯惇与夏侯渊作势要登上高台,幸亏赵云和张扬及时拦住,不然会盟之事,怕是要变成笑话。

不知怎地,陆离想到了袁绍,先不谈这家伙优柔寡断的性格,汝南袁氏继承人,光凭这个名头,就能让十八路诸侯闭嘴,安安稳稳地让会盟仪式进行下去。

可惜,造化弄人,袁氏跟董卓成了铁杆盟友。

“再这么耗着,叛军就要冲关了。”

“我有一言,请诸公静听。”

这时,沉默许久的荀彧走了过来,先是朝孔融执弟子礼,而后又朝陶谦、曹操等人拱了拱手。

颍川荀氏。

众人知他身份,因而暂时止住纷争,脸色阴沉的曹操亦露出微笑,朝荀彧点了点头,因为,他听潘明说过此人如何不凡。

“原并州刺史丁原奉太后懿旨,率大军前来勤王,此刻正在路上。”

荀彧无疑是想推举丁原为盟主,而这完全遂了陆离、张扬、赵云三人的心意。

原并州刺史?

刘岱察觉到了关键之处,眉头微蹙,心中旋即猜出原委:太后为拉拢丁建阳,定然会为其加官进爵。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执金吾,秩中二千石,虽非公卿,却与之秩俸相同,再加上丁原麾下兵多将广,可稳坐盟主之位。

随着荀彧的一番叙说,韩馥与陶谦均舒展眉头,明显是同意让尚未赶来的丁原担任盟主。

数道视线投向大儒孔融,若他没有异议,事情就可以定下来了。

“可。”

对于孔融来说,他本就对盟主之位没什么念想,反正,只要不让宦官后人担任盟主即可。

“久闻丁公大名,立其为盟主,国之大幸。”曹操大方道。

蛇无头不行。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终于进入正题,另外,因为丁公尚未抵达函谷关,加之形势紧急,由陆离这个女婿代行盟主之事。

坦白来说,陆离同样有资格争夺盟主之位,八关都尉,秩比二千石,堪比一郡太守。

整个过程中,陈国相赵波都表现得跟个局外人一样,不争不抢,只是他心中却颇不平静:

如果有的选,老子也想吃软饭,要是陈王有个女儿该多好,丑一点也无所谓,主要是权势啊!

与此同时,潘明抬眸看了一眼站在三层高台上的陆离,神色颇为古怪,来了一趟汉末,三人组中唯独自己没有成家。

五方旗帜、白旌黄钺,各路诸侯的兵符将印尽数陈列身前,陆离整了整衣甲,焚香下拜,扬声背诵着孔融写好的盟约: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袁隗,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执金吾原、冀州刺史馥、兖州刺史岱、徐州刺史谦、北平太守瓒、长沙太守坚、函谷都尉离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宝皆鉴之。

读毕歃血,众人皆感与有荣焉,尤其是成为代盟主的陆离,走下高台的瞬间,感觉身上多出了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庇佑着自己。

虚无缥缈,却又让人笃信、心安。

“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话落,孙坚按刀环顾四周,俨然是要为资历尚浅的陆离撑腰。

不得不说,在没有拿到传国玉玺之前,乌程侯孙坚确实一片真心向汉室,有其表明态度,陆离说话也硬气了许多,毕竟国有常刑,军有纪律,要是做不到令行禁止,那还打什么仗?

“诺!”

不管心中怎么想,反正各路诸侯表面上都摆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架势。

另一边。

誓盟仪式也已完成。

中途没什么曲折,论官职、论兵力,盟主人选只有一人。

此时此刻,董卓独立高台之上,心中涌起无限豪气,大将军何进生前也没这么威风吧?

八路诸侯!

个个兵强马壮,再加上已经渡河而来的两万西凉旧部,再不开启决战,更待何时?

念及此,董卓拔出腰间佩刀,慷慨激昂道:“汉室昏沉至今,亟待英雄豪杰出世,力挽狂澜!”

“卓一介武夫,蒙诸位抬爱,忝居盟主之位,当怀澄清天下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常侍谋害先帝,诓杀大将军,裹协皇子。此三罪,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吾等当即刻发兵,入雒阳,清君侧!”

事实上,能将黑说成白,把狼子野心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是一种本事,而这些话又有士人领袖、太傅袁隗背书,瞬间由假转真。

“愿为盟主前驱。”

“愿为盟主前驱。”

孔伷、王匡等人纷纷下拜。

一时间,气势大振。

而后,在董卓的带领下,各路诸侯开始讨论如何攻破函谷关,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此次进军必能功成。

广陵太守张超,提议兵分两路,一路为主力,从正面攻打函谷关,吸引注意,而一路趁乱渡河奔赴小平津关,那里紧靠邙山,一旦将其攻破,即可长驱直入,顺利抵达雒阳。

坦白来说,如果这个提议能够顺畅的施行下去,进入雒阳,可谓轻松至极。

毕竟函谷关易守难攻,再加上守军兵多将广,并非泛泛之辈,与其在这里死磕,倒不如分兵攻打其它关隘,那里兵力空虚,又没有猛将坐镇,很容易就能攻克。

可惜,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决了。

董营中尚有擅长望气的能人异士,更何况对面?小伎俩根本使不了。

因而杜克提议直接正面邀战,兵对兵,将对将,不需要任何掩饰,成王败寇,一切凭实力说话。

两个计策。

前一个很难实现,后一个光明正大。

而在座的八路诸侯并非充数之辈,均携精兵良将来此,自然有十成信心,当即同意杜克的提议。

简单、直接、高效。

“如此,该派何人前去关下搦战?”济北相鲍信想夺得头功,当即出列请战:“吾弟鲍忠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盟主斩将、刈旗。”

话落,一手持点钢枪的小将迈步而出,面容与鲍信颇为相似,必是兄弟无疑。

杜克眉头微蹙,本来因盟友云集、军威炽盛而恢复正常的脸色再度垮塌下来,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心道:晦气,怎么遇到这家伙了。

原著中,鲍忠领着三千马步军与华雄交战,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没有任何抵抗的空间——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一念至此,杜克瞥向站在身旁的华雄,此刻,华雄也在打量鲍忠,如同在看跳梁小丑一般。

“济北相拳拳之心,本侯已经知晓。”董卓面上带笑,而后话锋一转:“但此乃吾等首战,不容有失,还是另择一人吧。”

其实,董卓一眼就看出鲍忠是何成色,怕是连昨夜战死的胡轸都不如,前去搦战,跟送死无异。

济北相之弟?

死就死了,技不如人被干掉也没什么好说的,但对士气的打击却无法弥补,要知道,昨夜他已经连败两场了。

这时,华雄昂首出列,沉声说道:“主公,末将请战!”

身为西凉军中数得着的大将,华雄十分清楚,此战关系重大,绝不能有半点闪失,而他有底气说一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见状,董卓心中大安,生怕其他诸侯都像鲍信一样不知深浅,当即说道:“允!”

“华雄为我西凉猛将,亲历战阵百余,战必胜,攻必取,首战派其出战,定能立下奇功。”

言语中透着不容拒绝。

不过,董卓最后还是补了一句:“诸位可有异议?”

盟约已立,哪怕盟友势力再小,也不能将其无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

鲍忠见有人出来抢夺投功,心中难免不岔,偏眸瞥了一眼华雄……

视线交汇。

鲍忠瞬间认怂,赶忙将头买下去,华雄身高九尺,体型魁梧,光看外表,就知道自己根本惹不起。

不仅是鲍忠,账内诸侯纷纷叹服。

广陵太守张超身高八尺有余,世人赞其威仪出众,但跟华雄一比,自叹弗如:“久闻君侯麾下猛将如云,而今一看,所言非虚,华雄将军仪表堂堂,定是纵横天下的猛将。”

董卓自矜道:“可为先锋?”

“可!”

华雄环顾四下,视线所过之处,各路诸侯皆拱手。

“子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说到这里,董卓亲自斟了一杯酒,送至华雄身前:“为本侯一雪前耻。”

“诺!”

华雄也不推脱,当即将热酒一饮而尽,出帐提刀,飞马冲出辕门。

不多时,一骑出现在函谷关下,身后未带一兵一卒,来意无需质疑,便是挑战!

虎体狼腰,豹头猿臂。

不是华雄又能是谁?

眼下,这位关西猛将手持一杆大刀,什么话都没说,就这么把刀一立,仰着脸摆出一副“睥睨竖子”的架势。

陆离心道: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人,比飞将吕布还要狂傲。

“谁愿接战?”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身为盟主,陆离不能再像昨夜那般轻率出战。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

昨夜函谷关只有赵云、张扬坐镇,而今关内将星云集。

果不其然,陆离话音刚落,冀州刺史韩馥便开口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敌将!”

“咳咳……”

潘明掩嘴轻咳,生怕陆离不知道什么,赶忙暗示。

后世有一梗:上将潘凤与零陵上将邢道荣、悍将刘三刀合称三国第一猛将。故坊间流传潘凤、邢道荣、刘三刀,得一人可得天下。可惜天妒英才,潘凤在与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决斗时,不慎失手被华雄斩于马下。

一旁,曹操微微皱眉,以为心腹爱将身体不适,可眼下形式又不好追问,只能暂时作罢。

而陈国相、颍川丞等人亦面容古怪,有人暗自憋笑,有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潘凤对战华雄,那可是三国名场面,不容错过。

下意识地,众人将视线投向陆离,等待这位代理盟主做出抉择。

其实,陆离很想拒绝韩馥之请,结盟之后的第一战,不容有失。

奈何韩馥态度坚决,将姿态摆低,拱手望着陆离,实在让人为难。

因为不久前推举盟主时,他不争不抢的态度,这让陆离欠下一个人情:

韩馥,袁氏门生,却弃暗投明,毅然来函谷关会盟,匡扶大义,且不争盟主之位,一心配合。

然而,就在这时,跪坐在桌案旁的潘凤站直身子,竟与华雄一般,足有九尺高,且身材更加魁梧,只见他朗声道:“盟主,末将愿往!”

一身金盔,在阳光下烨烨生辉,而其背后的两柄开山斧,各重千斤,光看卖相,真无愧于河北名将之名。

乌程侯孙坚、白马将军公孙瓒皆暗自点头,觉得潘凤可堪一用。

兄弟……你是想送人头吗?

陆离一阵无语,提醒道:“你可知此战非比寻常,关乎两军士气?”

“如不胜,请斩某头。”

潘凤垂头再拜,语气斩钉截铁。

“好!”

见己方诸侯均对潘凤寄予厚望,陆离便亲自斟了一杯酒,为其送行:“河北上将,刚劲雄健,能得将军襄助,乃汉室之福。”

“愿为盟主斩将,拿下首胜!”

见陆离待自己如此亲厚,潘凤心中感动,将杯中热酒一饮而尽,而后将其掷于地上,头也不回就朝关下走去。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着本家潘凤那宽厚的背影,潘明心中五味杂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