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呵呵,可别这么想,我们蓬蠡队,打的攻防都可以强势,但可并不需要这方面的强势……”

“记住咱们教练说的核心要领,记住每一次球的感觉,这个才最重要……”

站位之前,林幕轻推了下韩晨的背,笑了笑后,又加了一句。

“嗯!”

韩晨点点头,尽管他十足怀疑林幕对李教练交待的解读是错误的,可他没有说。

林幕有一句话说的是绝对对的,卢教练说的,他们这支队伍的核心要领。

接发球站位。

林幕在对方发球前,再次偏过头看了看韩晨,心里暗自摇头。

可没得纠结的呢,青年比赛,能带给我们的成长真能有多少,可就只看我们自己的。

如果只是为了比赛胜利,机械的按照某个战术来运行,甚至最后拿个荣誉啥的,那真能有多少意义吗?

进了省队,人家会因为你一个青年业余比赛的名次另眼相看?

别想了,就算是国家层次的青年比赛,到了成年人的队伍里,一切过往也还是要重头再来。

好吧,或许多少可以让人多些目光,可这些目光,也或许还会多几分审视呢。

最终,要看什么,看的还是你自身的技术、素质,以及意识呢。

18:15。

第二局比赛,蓬蠡体校暂时领先滨城四中。

滨城四中发球。

发球手是他们的大主攻隋盛。

大力跳发从诞生之后,基本已经成了所有强力攻手的标配,隋盛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大力跳发,同样的势大力沉,同样看起来很有速度很有分量,在以往的比赛中也有直接得分进账的表现。

可他自己知道,和他的队友搭档袁志一样,他们都缺少了一些精准。

在最后时刻根据对方的站位来发精准角度的球,他们的控制度不够。

但一般情况,在青年层次,他们目前的程度倒也足够了。

有位教练评价过他们,他们现在的发球,很有些欧美力量型球手的那种架势,欠缺的就是经验和磨练。

少年到青年,正是体素积累飞速成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也是最需要技术和身体逐步圆融的阶段。

需要的就是有理解、有领悟,且有手段的磨练。

磨练?

方式大概就是多练、多打比赛了。

这不,现在,就是他们的磨练。

只是这个磨练,稍有些打击罢了。

被人比下去了,还是在青年层次的比赛中,不可想象的被人比下去了。

袁志的心里怎么想的,隋盛不知道,但他觉得,应该和他差不多,或许比他还要更甚。

因为,对方也是接应呢,有些一样,但几乎又不尽相同,发挥以及在队中的作用绝对核心的接应。

这么一想,他似乎也好受些了。

而且,说不得,以后还有可能会和对方做做队友。他有理由相信,只要这个接应不夭折,他们不夭折,他们交集的机会绝对很大。

要是有这样的一个接应做队友,或许也挺好的。

至少也比和袁志好,这是他内心里最真实也基本不会说出去的话。

比分落后了,有很多客观和对手的原因。

而他们的进攻看起来打的不错,但说实话,不论是他,还是袁志,都有些挤占彼此的空间了。

或许,他们两强力攻手,1+1的效果,并不那么实在。

如果有个教练能给他们好好的做做战术,他们好好的再配合着打点默契,再有队友的协助,有个好的二传来串联下,可能会改观,但至少现在不行。

要是这个接应处在袁志的位置呢?或者取代他们现在的二传打个组织接应呢?

隋盛只是一想,就想到了无数可能,有些可能,真有些让他怦然心动。

先好好打完这场吧,终归和这支队伍,这个人认识了。

双方打的激烈,在进攻上甚至有些针尖对麦芒,但不管怎么说,彼此的相处气氛并不火爆。

助跑、起跳、发球。

完全按照自己的技术意识,隋盛发出了他的球,找了他认为最好的方向和角度。

可发出落地后,他几乎就没想着这个发球的效果如何,他迅速的回到场内,加入到场中的防守阵型总。

这个球,他就没指望能直接得分,对方后场接发球的两主力,一个接应,还有那个矮个自由人,是真的够顶的很。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林幕和魏潇此轮同在后排,可以说是他们凭林幕的意识和魏潇的能力,以及两人有的那种默契。

这一个轮次,算是蓬蠡队后场最稳的一轮。

也是隋盛的运气差,正好发球就赶上了他们这一轮。

魏潇没有喊叫呼应,在队友之前,稳当当的接起了一传,至于他的身姿怎么样,都不重要。矮个的敏捷性和灵敏性,在魏潇身上尽显无疑。

顺势倾倒,低手勾垫,人接着滚地葫芦般的翻了几滚,这已经是魏潇在通常比赛时的一个缩影。

倾倒是为了保持重心更稳定,手肘支一下,形成一个稳定的接球支点。至于顺势翻滚,既是为可能没接好球需要队友保护时让开空间,同样也为了减缓冲力。

因为大多时候,他都是飞身的,不保护下自己可不行。

似乎他对于翻滚时的形象从来没在意过,难看与否,狼狈与否重要吗?

要有实际效果才行!

我现在可已经是一名排球运动员了,首先想的可不是帅不帅的问题。

这是魏潇的信条,林幕都不在意这些,他在意这些干嘛?

势大力沉的发球,魏潇稳稳的一传送到前排,而在他接起时,林幕已经从后排穿向了前排。

接下来就更简单了,战术攻,蓬蠡队从来都不手软。

林幕的前插就是一个信号,各攻点顺势排开,该跑位的跑位,该落位的落位。

然后,林幕前排跳传,蒋立和罗一鸣一前一后的起跳,很自然的分担了对方的防守,最终,蒋立完成了最后一击。

19:15,蓬蠡队再下一分。

一个球,蓬蠡队打的极为快速、顺畅,不管是彼此双方,倒也都没觉得太奇怪的。这本就是蓬蠡队的通常表现。

不过,韩晨在其中感受的要更仔细一些。

林幕前插时,除非球是飞向三号位的,否则,他不喜欢夹在两球员之间,更多的是最靠近外场,把前排的三个攻手都赶到他的正对面。

给他的传球提供很长的运行路线,在路线里,三个攻手都是他可以选择的传球目标。

当然,诸如之前的情况,同时也是他们三名攻手选择的时刻。

都可打,也都可不打,比起在调整攻中的难度,在有意识的准备下,可以让他们成为如此局面要来的更容易些。

一个平拉开就行。

这也是林幕的习惯使然了,其实,战术攻中,都不需要有这么多的变化的。你的传球能考虑的细致些,传球的手法要更精准些,攻手再处理好些,基本就能打成了。

可虽然战术攻和调整攻不可同日而语,但思路和核心意识是一样。

想法他有了,手法上,韩晨自问基本上可以有。

但赶人,和控制队友正好全部包拢在线路之中,选择的起跳时机和队友的跑位正好也掐在一个点上,这整个的时机一秒都不到,稍纵即逝的,这个把握,才是他最欠缺的地方。

韩晨又多少有些在思索了。

不是他非要想和林幕一样,毕竟他的定位不同。

可作为一名二传,谁不想能组织全场,成为引领球队运转的人。

比赛继续,蓬蠡队干净利落的一次接发球一攻,很顺畅的下了分,一如他们正常进攻时的表现。

让人们看到蓬蠡队战术进攻上的成熟,以及球员们的稳定。

可还是那么说,让看的人不满意的地方再次出现了。

转头蓬蠡队发球,对方的一传接起罗一鸣发球的成功率一直很高,这个球也不例外。

然后就是前排,二传,再强攻,滨城四中的套路就是这么直接,也强劲。

只不过,这个球被稍稍阻挡,林幕坐镇在后排,很积极的把球救了起来。

他救球,自然也就失去了前插接二传机会,甚至因为救球的艰难,这一次,林幕基本是被排除在了守转攻的阵容之外。

韩晨从三号位下撤跑去了接球落点,然后就是其他球员的顺势跑位,守转攻的阵型拉开。

对于守转攻一直不错的蓬蠡来说,打成这个局面,似乎还行。

即便往常韩晨在遇到这样的局面时,也能调整着打的不错。

可坏就坏在,现在的韩晨想的不太一样。

他想通过传球,让整个调整攻能打的更容易些。

可最后攻手能相对扣的轻松、容易些,首先就不太容易了。

在场边不少人稍有些惊讶,且暗呼一声“果然如此”中,韩晨的传球传了出来。

为了控制时机,在已经偏近三米线的位置上,韩晨依然选择了跳传,上手的传球,晃悠悠的从2号位下半区飞向了4号位。

没错,晃悠悠,速度很慢,韩晨为了抓时机,特意跳传并且减缓了球势。

然后,本该是守转攻迅捷发动,不给对手多少防守反应时间的情况没有了。

对方很快组织起来了防守,重兵压在了4号位。

因为球最终的方向是4号位。

至于3号位和偏3号位的其他蓬蠡队球员,无视!

李峰是4号位的球员,而中间站了三号位的是温霄卿,原本在二号位的他,被韩晨顺势带了起来,他换位到了3号位。

大概也是打的有几次了,温霄卿要是一点不明白,那也对不起教练和队长一直来的教导指引了。

可惜,他按照思路跑着,最后也起跳配合了,他的面前防守球员也不多,可惜他没打上。

球最终被李峰在4号位扣了出去,可面对多人拦网,且是有组织的配合。

李峰的4号位调整攻,可打不出多少强势出来。

球被干脆的拦了下来,顺着球网和李峰之间,直接滚到了蓬蠡队半场。

下落后,李峰紧赶慢赶的迅速反应,但也只是捞了一下,球最终落地。

19:16。

“我的!”

韩晨很自觉,在有些队友还没发觉的情况下,伸了伸手歉意道。

猛然一刻,他突然觉得这样有些对不起队友,对不起队长的努力。

当然,像他一样比赛的,不同时段,不同场比赛,并不是他一个人,包括林幕在内,也都有过。

给当时的比赛或多或少的都造成过一定影响。

蓬蠡队,可以说从建队开始,就是这么过来的。

他不知道队友们曾经的心里如何想的,但他就是觉得有些……

他都不知道要找个什么词来形容了。

“继续,继续!”

林幕笑了笑,拍了拍手召集了队友们,:“继续努力,打好每一场比赛,打好每一个球,大家加油!”

多的话不说,说起来也没什么意思,本来这些东西,或许说,该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

在于彼此的理解,也在于大家心里在意的是什么罢了。

蓬蠡队的队员们没考虑那么多,队长喊话,激励大家,大家也纷纷响应。

一切正常,继续比赛呗。

是的,比赛继续。

对方发球。

刚刚拦网成功的袁志轮转了后排,两个强力攻手同在后排,这一轮也是滨城四中前排进攻最空虚的轮次。

不过,他们的教练在布置轮次时,所考虑的也是轮转到这里,差不多就是发球局,没什么太大影响。

说不得,袁志的发球能直接得分,差点的话,破坏对方的一传也是可以的。

前排是几个偏重防守的人,也算是有利于防守对方的一攻。

至于守转攻,先防下来再说吧。

或者说,从滨城四中的教练到球员,在守转攻,打回合上的重视本就没有多少才是。

攻转守,守转攻,要有组织且有效率的运转起来,需要的技战术配合,可不是一次两次训练就行的。

也是这一次的U17不太一样,来参加的比赛的队伍,像是蓬蠡队这样主体核心框架是原班人马的真不多。

一套阵容,时间长的是半年,时间短的甚至只有一两个月,要想组成一个有机的战术整体,可不那么容易了。

就算练练进攻战术配合达到一定的默契,已经需要花费不少功夫,何谈其他。

此轮林幕依然在后排,温霄卿也同时轮回了后排,倒是比刚一轮在后排的防守硬度上要强了些。

袁志的发球出手,温霄卿赶上了点,大概是魏潇给他的影响不小,温霄卿也习惯了和地板的亲密接触。

然后,他倒了下去,滚了出去。

随之的是,球被接起,飞向了前排。

比起魏潇的一传控制度,温霄卿要稍微差点,球势的减缓和调整旋转上,太仓促时,温霄卿差了一个档次。

这大概就是通常所谓的接球看勤奋、训练,一传看天赋、灵性了。

总之,温霄卿这个球接的,速度很快,看起来就有很强烈的旋转,很考验二传选位以及传球的功底。

不过,方向是对的,对林幕来说,这样的球,方向对了才最重要,速度有了,或许还正好。

他已经跑位到了前排,前脚到了,刚调整好脚步,球也跟着飞了过来,确实正好。

起跳、传球,借传球的球势,林幕只是在空中略做了一些调整,就横推着把球再次推向了4号位。

太熟悉了!

这是滨城四中前排防守球员现在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不管多快,多疾,似乎每次他们的二传和接应到前排二传时,基本都是这个战术框架。

其中有成功的有不成功,但这个成功和不成功,似乎都不是在他们手里决定的,让防守的人多少有些难受。

不过,现在可不是难受的时候了。

组织防守,谁最有威胁防谁,谁的位置最好防谁。

这一点,滨城四中的前排防守球员们很有默契,以对方4号位的大主攻为主,3号位的次副攻为辅。

然而,林幕传出的球,最终一锤定音的,根本就不是这两人。

因为球传的太快,林幕前插落点时,并没能如愿的挤到最边的位置上。

他落位在了韩晨和李峰之间。

韩晨是2号位,李峰是3号位。

可就在林幕落稳,准备迎接球起跳传球,对方的防守也开始布局时。韩晨却是主动的从林幕的身后飞快的绕了过来,让场外看清全场的人着实意外。

就不怕和接应形成误会,接应传个背身打二号位的背飞嘛?

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已经准备传球的接应,他的身后可没有眼睛。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