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朔日早朝(求追读)
隆庆六年,八月朔日。
尽管金鸡还未报晓,但京城的朝官们已早早等在皇城长安左右门前。等验明身份后,连忙赶往午门,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
如果按照以往,不知要有多少人迟到呢。但上个月,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被张居正处罚。对于迟到的官员,他轻则罚俸、廷杖,闹事者更是降职乃至罢黜。这让朝官们再也不敢迟到了,唯恐被重罚。
等待时辰已到,大汉将军鸣鞭后,早已准备好的鸿胪寺官员也开始传唱“入班”,招呼大臣分左右文武两班走进御道入朝,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的到来。
此时皇帝还没有来,御史也不会管的太严,朝官们等待无事,便可小声与周边人聊天寒暄。但今日与往日却大有不同,文武班两列异常严肃,没有人敢交头接耳。
内阁首辅张居正站如石蜡,闭目养神,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只不过饶是如此,他还是在场众人的焦点。
现在距离皇帝斩杀冯保之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而关于皇帝斩杀冯保的细节,以及皇帝会修仙的传闻也愈发离奇。
特别是自上个月以来,在京城之中,突然流传着内阁首辅张居正与皇帝的问答册,而册子之中的内容,恰恰是关于百姓最关心的修仙内容。
在册子中,张居正询问了关于关于修仙的真实性、修仙的作用等等一系列问题,皇帝也一一进行了回答。
其中皇帝亲自承认他是可以“修炼的”,虽然长生未可知,但是可以延寿。并且更回答了目前他会使用回春、控三昧真火等种种法术,让人浮想联翩。
更为重要的是,这问答册最后的内容显示,皇帝是可以也愿意赐予别人灵气的,而凡人只要拥有灵气,便可消除疾病,延年益寿,哪怕重伤都可以复原。
不信的话,皇帝的贴身太监陈矩与张居正便是例证。
如此种种信息,让所有看到乃至听到的人都惊讶异常,直言此乃大明开国以来第一大奇事。
但灵气的妙用,更是让所有人都浮想联翩,这完全是太上老君的仙丹,王母的仙桃,怎么能不让人心动呢。
试问谁不想延年益寿,谁不想消除疾患,以前碰到这些东西,都是寄托于医师郎中。但现在皇帝有神仙之法,效果还更好,哪个人会不想要呢。
因此京城官场、勋贵拜访张居正的人络绎不绝,但大多被张居正一一回绝。哪怕是有幸见到了张居正,询问问答册的真实性以后,被张居正断然否认,说这个问答册是无稽之谈。
随后宫中也传言,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开始严查宫中泄密一事,凡是发现宫中泄密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轻则守陵墓,重则驱逐出宫。
而陈洪更是借着这個机会,在宫中处置宫中冯保的亲信,许多之前冯保的人都被他借此机会驱逐出宫。
也正因为此事,导致皇帝在宫中的动向越发神秘。宫外也越来越难以了解皇帝信息。
现在有传言称皇帝现在在学世宗皇帝,整日在西苑修炼,除了朝会以及日讲以外,其他事情一律不管,政事全部交由张居正负责。
这也让想要亲自探究皇帝修仙真相也越发艰难,而独揽大权的张居正,也在这个月内利用朝臣早朝迟到一事,多次发难,惩处了许多早朝迟到的官员。
以前早朝迟到本就是常态,也没人管。但张居正一担任首辅后,就借此来了个下马威,并且处置如此严格。
因此在高拱余党的推波助澜下,朝臣中对其不满的人越发多了起来,乃至有人将其比作严嵩之流,说其趁皇帝年幼,便蓄意蒙蔽皇帝皇帝,妄图操持朝政,扰乱朝纲。
因此他此刻站在文官首位,但暗中痛恨他的,欲铲除“奸臣”者不乏几几。再加上还有许多人想要借此机会一窥皇帝修仙的真相,这无疑让这次朝会变得更加暗流涌动起来。
“陛下到!”
传唱官话音刚落,就听礼乐声大起。锦衣卫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穿着冕服的朱翊钧在陈洪、孙隆等人的拱卫下,坐在御座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等朝拜完毕,便开始奏事环节了。只见朱翊钧朝陈洪点点头,陈洪会意立刻上前几步,对着众人大喊道:
“陛下有诏,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就见文官不时有人暗暗抬头,随即手持牙笏,出列躬身道:
“陛下,臣吏科都给事中雒遵有本要奏。”
“可~”
一听雒遵名字,朱翊钧就猜到大概什么事情了。这人他是听过的,貌似是高拱的人,此番出列,十有八九是跟高拱有关系。
“陛下,臣弹劾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张居正,其勾结内朝,与前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密谋,肆意捏造前文渊阁大学士高拱之语,致使高拱罢黜。现在既然冯保伏诛,张居正也不可轻饶,还请陛下罢黜张居正,召回高拱,不然不足以正国法,明纲纪。”
“臣礼部给事中韩楫附议,张居正以陛下年幼,与内朝宦官图谋,趁机隔绝中外。更借机阻塞言路,打击言官,如此种种真乃奸臣严嵩之流尔,陛下不可不察啊。”
雒遵的话语一出,立刻就引来五六个官员出列附议,而他们的目的也很明确,便是要抨击张居正,要求皇帝让高拱回朝。
他们这么一番话明显是蓄谋已久的,而张居正面对弹劾却面色如常,没有任何反应。而就在此时,马上就有人站出来驳斥起来。
“真的是一派胡言,高拱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触者,无不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并且他与冯保交恶本就众人皆知,再加上他的话语确实有忤逆之意,陛下仁慈,只是将其罢黜,已经是仁慈了,尔等还要怎么样。”